通讯员付文
“不要送锦旗,都是我应该做的,钱到了就好!”8月14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戴洪宇接到了村民陈女士送来的锦旗,陈女士激动地说:“要不是戴局长,我们的辛苦钱恐怕是要不回来了。”
原来,2023年3月,在民和县总堡乡的蔬菜大棚里打工的陈女士,突然联系不到给自己发工资的张老板,一连等了几日,张老板都杳无音讯。
第二年,包括陈女士在内的31名被拖欠工资的村民,分别将相关资料和证明提交至古鄯镇人民法庭,希望通过法院帮助,拿到自己的“血汗钱”,这一次,张老板按期出现,还签下了调解书。
可由于资金短缺,张老板希望通过以物代偿的方式还款,大部分村民不同意,于是,张老板再度“消失”。村民们分别向古鄯法庭提交了强制执行申请书,经民和县法院立案庭审查,符合强制执行程序。
今年2月,民和县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戴洪宇将这31起案件合并处理。同时,戴洪宇以民和县推行的“法院+公安”执行联动的创新机制,处理这起案件。
“法院+公安”执行联动机制,通过信息共享机制,将公安大数据、人员查控优势和法院执行权威相结合,可以大幅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的逃避空间。
戴洪宇通过传统查控和实地走访,核实张某名下确无财产和资金款项,并与被执行人张某推心置腹聊了很久,3天的强制措施解除之际,张某表示一定将工资凑齐发放。
村民得知张某的情况后,纷纷自愿放弃追要违约金,拖了两年的案子,也终于走到了执行程序的最后时刻。
80231元劳务报酬通过“线上一键发放”与线下集中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划到了村民们的账户,陈女士如愿以偿等来了自己的“血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