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块套餐不如19块流量卡,运营商的算盘响到用户耳朵里了。”
用户把108元套餐砍成8元保号+19.9元流量卡,月花不到30元,流量够用,电话照打。
这不是省钱技巧,是直接拆穿运营商的定价套路:高价套餐用“送通话”包装,其实流量单价贵得离谱。
运营商怕用户跑,才不停打电话劝升级,套路就是“你不升级我就亏”。
现在用户自己拼套餐,等于把主动权夺回来。
运营商想锁人,用户偏要自由,市场就这么被19块的小卡片撬开。
运营商真怕的是用户学会算账,还是怕套餐再也卖不动?
“108块套餐不如19块流量卡,运营商的算盘响到用户耳朵里了。”
用户把108元套餐砍成8元保号+19.9元流量卡,月花不到30元,流量够用,电话照打。
这不是省钱技巧,是直接拆穿运营商的定价套路:高价套餐用“送通话”包装,其实流量单价贵得离谱。
运营商怕用户跑,才不停打电话劝升级,套路就是“你不升级我就亏”。
现在用户自己拼套餐,等于把主动权夺回来。
运营商想锁人,用户偏要自由,市场就这么被19块的小卡片撬开。
运营商真怕的是用户学会算账,还是怕套餐再也卖不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