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河南一名女医生发现血样异常,立即将情况进行上报,可单位却毫无回应,于是,她只好上报至中央卫生部,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几十万人性命得以挽救,但她却被开除公职,甚至最后被逼得远走异国他乡。 王淑平1959年10月出生在河南扶沟县,那时候家里条件一般,她妈是乡村医生,爸教数学。她小时候没跟父母住,被叔叔收养,还改了姓王,这样才能继续上学。她上完高中,考进河南医学院学临床医学,主攻传染病方向,1983年毕业。刚工作她在当地卫生机构干检验活儿,每天处理各种样本,练就了一手准的化验本事。1986年调到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管肝炎研究。她骑车去村里采血样,带回实验室用试剂测感染率,慢慢积累了不少经验。你知道,那年代河南农村穷,很多人靠卖血赚点钱,她接触的献血者越来越多,注意到他们身体状况不对劲。 1991年王淑平被派到周口血浆收集站,当临床检测中心主任。站里设备简单,她负责检查捐献者血样,经常看到手臂上针眼一大片。这些人是附近农民,反复卖血换钱维持生活。她开始系统测样本,发现肝化验数据有问题,部分人携带丙肝病毒。1993年她把这个情况报给河南省卫生厅,建议管管血站乱象。厅里说天津血站也发现艾滋混入,但没啥大动作。她觉得事大,继续查下去。卖血经济在河南火热,私人血站到处开,管理松散,针头不消毒,血液混用。她自掏腰包买试剂,收集样本测,数据越来越吓人。 王淑平不死心,用自己钱建了个小检测中心,测了400多份血样。结果显示丙肝携带率高,她又上报当地卫生局,强调要筛查病毒,规范采血流程。局里官员知道这会断财路,暗中挡着,没给回应。她接着测,1995年测出一例艾滋阳性。她赶紧扩大范围,骑车去多个站点抽样,实验室里连轴转测了409份,用4家公司试剂确认。感染率达13%,她写报告给国家卫生部,指出农村献血员艾滋传播风险。部里没马上回,她在北京预防医学科学院门口哭着等,曾毅院士碰见她,帮着完善数据,一起上报。 中央卫生部收到报告后重视起来,派调查组去河南,关停不规范血站,推病毒筛查机制。这下控制了丙肝和艾滋扩散,保住了几十万潜在感染者。地方上有人不高兴,王淑平妨碍了血浆生意,她被赶出血站。1993年因为丙肝上报,她就遭领导挤兑,调岗解决矛盾。但她没停,继续干检测。1995年艾滋报告后,压力更大,单位开除她公职,同事躲着她走。家庭也受牵连,丈夫扛不住离婚。她收到威胁,生活没法过了。 王淑平坚持到1996年,又带60多份血样去北京找曾毅,确认艾滋在血站传开。曾毅支持她上报,卫生部加强管理,禁了不安全采血。她的行动直接促成政策变,河南血祸没闹更大。早年她听卫生厅提天津艾滋混入,就警惕起来,避免了更大灾难。卖血者多是穷村民,反复抽血身体虚弱,她测的数据帮他们避开风险。地方阻挠让她孤立,但她靠一己之力推事往前走。移民前她在其他机构试着工作,但处处碰壁。 2001年王淑平孑身去美国,先在密尔沃基干研究,后转犹他大学,继续血液项目。她学新技术,参与分析,生活稳定下来。2005年嫁给加里·克里斯滕森,定居盐湖城。那里她每天处理样本,贡献公共卫生。2019年9月21日,她跟丈夫远足时心脏骤停,去世时59岁。她的故事传开后,很多人忆起河南血祸始末。高耀洁医生也揭露类似事,她俩都为艾滋防控出力。王淑平早发现丙肝流行,推筛查,避免了更多感染。 河南那时候血浆经济兴起,政府鼓励出口血制品赚外汇,但管理跟不上。血站私营化,卫生差,病毒易传。王淑平上报丙肝时,厅里知道但拖着。她测艾滋后,直奔中央才见效。她的报告详实,列感染数字和采血缺陷,促成禁令。站点关了,筛查落实,减少案例。地方官员护生意,没帮她,反倒报复。她离婚后独自扛,移民避难。美国的日子让她继续专业,写文章分享经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