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亿和3674点都回来了”指的是2025年8月13日A股市场两项关键指标的突破性进展:沪深两市成交额重回2万亿元(达2.15万亿),上证指数盘中突破3674点并创近4年新高(3688.63点)。这一信号引发市场对牛市延续的热议,但背后也暗藏分化与争议。
核心突破与市场意义
量价双突破的关键数据
成交额2.15万亿元:时隔114个交易日重返2万亿量级,较前一日放量2694亿,反映增量资金大幅入场。
沪指3688.63点:突破2024年“924行情”高点3674点,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技术面确认牛市趋势延续。
信心与资金的双重修复
突破3674点意味着彻底修复2024年调整区间,打开上行空间至2021年高点3731点。
2万亿成交额背后是国家队资金通过ETF持续流入,叠加外资加仓科技股(如半导体),杠杆资金结构优化(两融占比仅2.31%,远低于2015年4.16%)。
市场分化与结构性机会
领涨主线明确,局部赚钱效应突出
科技硬件:AI服务器(工业富联)、CPO、液冷技术等领涨,受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再贷款利率降至1.5%)。
金融与资源:券商(国盛金控2连板)、有色金属(紫金矿业创新高)助推指数。
分化隐忧:约40%个股未跑赢指数,煤炭、银行滞涨,“赚指数不赚钱”现象普遍。
资金偏好转向价值投资
机构资金占比提升(十年增长400%),更关注企业基本面(如业绩增速超30%的科技股)而非概念炒作。
外资加仓逻辑基于全球资产性价比(A股科技股对比美债风险回报优势)。
⚠争议与风险提示
短期过热信号
技术面出现日线顶背离,部分观点认为冲高后或有回调。
两融余额逼近2万亿,需警惕情绪逆转引发的波动。
政策降温预期:若指数快速逼近3700点,监管层可能释放查违规资金等信号。
“局部疯牛”争议
部分大V指出市场呈现“结构性泡沫”:微盘股、题材股年内涨67%(如亏损股),而基金重仓股(如茅台跌5%)滞涨,背离价值逻辑。
投资者需警惕“指数归来≠账户盈利归来”,持仓偏离主线可能踏空行情。
后市展望与策略建议
观点类型
核心逻辑
关键阻力/支撑
乐观派增量资金(居民存款160万亿)、政策协同(化债+社保改革)支撑慢牛站稳3674点后上攻3731点→4000点
谨慎派需成交额持续2万亿以上,否则面临技术休整警惕3700点政策顶,短线支撑3650点
投资者应对策略:
-主线配置:科技(AI硬件、国产算力)、券商、资源周期股;
-风险控制:
用闲钱投资,避免杠杆操作;
筛选标的注重“盈利能力+估值匹配+长期持有价值”;
关注低位放量板块(如两会政策预期题材)。
总结:市场在分歧中前行,突破信号虽强化牛市预期,但分化格局要求投资者更聚焦基本面。3700点攻坚需依赖增量资金持续性,而“健康牛市”的核心仍是企业盈利能否匹配估值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