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播种创新梦想,南京鼓楼颂德里社区组织青少年走进家门口的“科学实验室”

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精神,近日,南京市鼓楼区中央门街道颂德里社区以“童心解码趣实验·巧手闪耀邻里间”为主题,通过“零距离触摸科学现象”等方式,将复杂的科学原理知识,转化为可操作、可观察、可互动的创意手工,引导孩子们亲手完成趣味科学主题实验,在家门口就能接受“科学启蒙”,播种创新梦想。

“有哪个小朋友知道,为什么这个小球不会掉下来,可以浮在空中?”志愿者老师拿出制作好的模型展示提问。“我知道,是因为有风在下面吹。”“是风给了这个球一个力量。”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夏令营第一课“气流魔法师——空气悬浮球”开始了。

志愿者老师没有直接揭晓答案,而是一边演示模型的运作,一边细细讲解:从悬浮球的力学奥秘,到藏在背后的伯努利原理,再延伸到生活中大气压强的奇妙应用——比如为什么火车站台要画安全线,为什么喷雾瓶能喷出均匀的水雾。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相信同学们对这个科学装置的原理已经清晰了,现在,请大家打开手中的材料包,变身小小科学家。”老师一声令下,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拆开手中的材料包,将木质零件、微型马达、小风扇、导线和小球整齐排列,像一套等待被唤醒的魔法装备。

随后,一个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研究拼装图纸。“老师,这个螺丝应该装在木板的哪一面呀?”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零件问道,旁边戴眼镜的男孩已经试着把马达和风扇叶片连接起来……志愿者老师穿梭在课桌间,时不时帮小朋友示范如何用螺丝固定底座,或是调整木板的顺序。

有的孩子专注地比对图纸,鼻尖几乎要碰到木板上;有的举着半成品跑来跑去,和小伙伴分享自己发现的“组装技巧”;还有人突然欢呼起来——原来他接通电源后,风扇转动起来,小球真的摇摇晃晃浮在了空中……在颂德里社区的“科学实验室”里,科学正以最亲切的姿态,悄悄住进每个孩子的心里。

通讯员孙晨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景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