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就永远别进国家队!”宫鲁鸣一句话。 宫鲁鸣本来是想通过闭门集训来提升国家队的实力,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这个想法并没有错,毕竟,国家队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中国女篮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 然而,问题在于,集训时间与全运会的赛程发生了冲突。全运会对地方队来说至关重要,地方队也需要为这场赛事做准备。对球员们来说,全运会和国家队集训之间的选择变得困难重重。 而宫鲁鸣的回答却非常简单直接:“不去就永远别进国家队!”这句话几乎让一部分队员感到没有选择的余地,最终,四川女篮的主力球员们选择了离开,留下了巨大的空缺。 他并没有去调和国家队和地方队之间的矛盾,也没有为球员们提供更多的选择,而是用一种强硬的方式给出了一个非此即彼的答案。 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宫鲁鸣一直主张的“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比如,王思雨这名状态火爆的球员,在亚洲杯的关键比赛中被长时间冷藏在替补席上,眼睁睁地看着队友们拼搏,自己却无法为球队出力。 相比之下,李缘虽然表现并不出色,但却因为教练的偏爱,始终担任首发。李缘在比赛中的低迷表现,引起了外界的嘲讽,这让人们不得不质疑宫鲁鸣所谓“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是否真的落实到位。 之前,宫鲁鸣承诺“国家队的大门,永远为有实力的球员打开”,但李梦这个顶级得分手因为所谓的“个性问题”,被排除在了国家队之外。 李梦在回归后,用出色的表现回应了所有人的质疑,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宫鲁鸣是否应该重新考虑他关上大门的做法呢? 面对这一切,宫鲁鸣的态度始终没有改变。他没有为自己当初做出的决策提供解释,也没有想办法解决队内的信任危机。 相反,他选择了更为极端的做法——要求球员们必须服从他的决定,甚至做出了“不去就永远别进国家队”的最后通牒。 球员和教练之间的关系,看似应该是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但宫鲁鸣的做法却让人感到他把自己和队员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