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赣江石虎塘区域气温突破38℃,甲板表面温度直逼50℃。然而,长江航道测量中心水文测验处的工作人员无惧酷暑,坚守在测绘一线,在热浪滚滚的江面上挥汗如雨,用汗水和专业为航道养护工程保驾护航。
高温“烤”验中,测准每一寸水深
水深测量是此次赣江石虎塘项目的核心任务,持续高温让作业难度陡增。正午时分,河面反射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湿热的空气仿佛凝固成“蒸笼”。测量人员在船上连续作业数小时,时而俯身操作测深仪,时而紧盯屏幕记录数据,还要时刻观察往来船舶,确保作业安全。
密不透风的救生衣下,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湿透,紧贴在身上。“像裹着湿布干活儿!”队员们调侃到,但玩笑归玩笑,他们手中的操作却一丝不苟——数据精度绝不能因高温打折扣。十天里,水文测验处累计完成12.5公里水深测量。
烈日炙烤下,绘好每一处地形
水上作业艰苦,岸上测量同样挑战极限。为复核地形变化,测绘队员需操作无人机航测系统。测量区域毫无遮蔽,地表温度超40℃,队员们顶着烈日调整飞行参数,汗珠不断滴落在遥控器上。
“屏幕反光太强,就用手遮着看;设备过热烫手,就戴手套操作。”一名队员抹了把汗说道。尽管脸晒得通红,他们仍坚持完成28.3平方公里航测任务,确保每一处地形数据真实可靠。
三次攻坚,为航道养护提供坚实支撑
自2024年11月起,测量中心已三次对石虎塘枢纽至神岗山12.5公里航段开展1:1000地形水深测量、水面线观测及比降观测。此次高温下的奋战,正是为了获取汛期关键数据。
“老测绘”杨淼连续多日坚守岗位,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数据时效性强,再热也得抢出来!”新队员马赟首次参与高温作业,笑称晒脱皮的胳膊是“测绘人的勋章”。他们的付出,最终凝结成详实的冲淤分析报告,为航道专项养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热浪中,这群“高温逆行者”用脚步丈量江河,用数据护航黄金水道。他们的坚守,不仅是对职业的敬畏,更是对测量中心“尺幅千里惟精惟一”航测品牌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