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立陶宛出现了?主动邀请赖清德访问,中国68年的友谊喂了狗 当时立陶宛允许台湾设所谓“代表处”,结果惹怒了中国,外交关系降级,经济合作也受了影响,现在巴拉圭请赖清德,计划让他参加什么商务论坛。 表面上是谈生意,实际上政治意味浓得化不开,巴拉圭是台湾在南美洲仅剩的几个“邦交国”之一,这么做明显是在给台湾撑腰,顺便试探一下中国的底线。 巴拉圭这么干动机可能不简单,这国家经济靠农业出口牛肉是大头,最近几年国内经济压力不小,想找新出路,台湾这些年靠着经济援助和投资,跟巴拉圭关系处得不错。 在农业、教育、技术上都有合作,可光靠台湾这点“金元外交”,真值得巴拉圭冒着得罪中国的风险?答案可能在别处。 赖清德本来还想在去巴拉圭前后在美国停留,这背后估计有美国的影子,巴拉圭可能是想借着跟台湾、美国拉近关系,在大国博弈里多捞点筹码。 中国和巴拉圭建交68年关系一直还算平稳,中国是全球牛肉进口大国,巴拉圭的牛肉早就盯着这个市场,可因为巴拉圭跟台湾保持所谓“外交关系”,中巴经贸合作一直没完全铺开,这次培尼亚请赖清德,摆明了是在试探中国底线。 中国对台湾问题态度很清楚,一个中国原则没得商量,赖清德原计划在美国停留,后来因为中国反对,特朗普政府直接叫停行程也推迟了,这说明中国在外交上的分量还是很重的。 巴拉圭这步棋已经让中国感觉有点“冷遇”,虽然外交部还没公开表态,但类似立陶宛那次的事后措施,比如经济限制或者外交警告估计已经在酝酿了。 赖清德这边访问也不是简单走个过场,作为民进党领导人,他一直推“台独”路线,想借着国际活动给台湾刷存在感,巴拉圭、危地马拉、伯利兹这些“邦交国”是重点目标,可惜,赖清德的算盘没打响。 因为台风和美国变卦他的行程被推迟,访问计划暂时搁浅,即便如此巴拉圭的邀请本身已经传递了信号,培尼亚可能想通过接待赖清德,稳住跟台湾的经济关系,顺便向美国表个态。 这招风险不小台湾的“邦交国”这些年从22个掉到12个,“金元外交”越来越玩不转,巴拉圭要是继续在这条路上走,怕是会跟中国关系闹僵。 这事背后是大国博弈的缩影,巴拉圭是个内陆小国,在国际上声音不大,外交政策多半被经济需求牵着走,跟台湾合作虽然有点甜头,但跟中国市场的潜力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中国在拉美影响力越来越大,巴西、阿根廷这些邻国早就跟台湾“断交”,转头跟中国做生意。 巴拉圭这时候还搞这种操作,显得有点格格不入,美国最近几年拿台湾当遏制中国的棋子,赖清德原计划的美国行程,虽然没成,但也能看出点美国的心思,巴拉圭这步棋,可能是美国在拉美推“反华轴心”的一部分,可对巴拉圭来说,这风险太高了,中国要是来点经济制裁,巴拉圭的牛肉出口和经济目标都得受影响。 往后看,中巴关系估计会有些波折,中国可能会通过外交沟通或者经济施压,让巴拉圭重新掂量掂量,巴拉圭呢,也得在中美之间找平衡,既想保住台湾的援助,又不想彻底丢了中国市场。 对中国来说,这是个外交考验,怎么在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同时,跟拉美国家保持友好关系,需要点智慧,巴拉圭这次冒险,代价可能比想象中大,68年的交情不是说断就断,可要是处理不好裂痕怕是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