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偷娘”打架!94岁老母急得拍桌子:都别抢!排队养我! 河南驻马店,老赵家大儿子刚下地回来,屋里一瞅,心里咯噔一下——上午还坐院里晒太阳的老娘,不见了!他拔腿就往二弟家跑,果然,94岁的老娘正被二弟媳小心地喂着鸡蛋羹。 大儿子火“噌”就上来了:“老二!你咋又‘偷’娘?说好这月该我伺候!” 二儿子脖子一梗:“哥,你地里活重!我接娘来享两天福咋了?” 三儿子闻讯也赶来了,一听不乐意:“二哥你上回就这么说!这回该轮我了!” 仨大老爷们,在院里争得脸红脖子粗,嗓门大得惊飞了树上的麻雀。 知道的这是争着尽孝,不知道的还以为抢啥宝贝疙瘩! 屋里的老母亲王老太,耳朵灵着呢。听着儿子们又为自己吵吵,老太太拄着拐棍“噔噔噔”走出来,对着石桌子“啪”地一拍!中气十足地吼了一嗓子: “吵啥吵!都给我消停!抢啥抢?排队!一个一个轮着养我!” 王老太这辈子拉扯大六个孩子——仨儿仨女。可这赡养的事儿,愣是没让闺女们沾上边!为啥? 儿子们异口同声:“咱自己的娘,咱哥仨还养不过来呢!妹子们嫁出去了,伺候好她们公婆就行!” 大女儿赵大妮又感动又“委屈”:“俺们也想接娘去住几天啊!可每次打电话,大哥二哥三哥家都排满了,根本‘插不上手’!” 这孝顺,愣是让老赵家儿子们整成了“限量版”,抢都抢不到名额。 为啥儿子们这么“卷”?根子在王老太自己身上。村里老支书一句话点破:“老王婶子,那可是咱村出了名的‘活菩萨’!” 当年伺候瘫痪的公婆,端屎端尿两年多,没半句怨言。对儿媳妇,那是真当亲闺女疼。 大儿媳妇李秀英红了眼眶:“俺坐月子,娘守了整整一个月,比亲妈还细心。这样的婆婆,俺们能不抢着孝顺?” 老娘拍了桌子,儿子们老实了。可咋落实这“排队养”?光靠嘴说不行,老二老三“偷娘”的前科在那儿摆着呢!村里调解员老张有办法:“都新时代了,咱也搞点‘高科技’!” 一个“老赵家赡养排班表”电子文档,热乎乎地出炉了!清清楚楚写着:老大,1-2月;老二,3-4月;老三,5-6月… 如此循环。文档直接甩进家族微信群@所有人,手机一点,轮到谁养,一目了然! 规矩也立下了:想“偷”娘?门儿都没有!轮到下一家接,得提前一天在群里“报备”。 实在有急事要临时换班?行!群里说清楚,大家伙儿都同意才行!王老太自己也配了个老人机,快捷键1、2、3、4… 存的都是儿女电话,想找谁,一按就通。 这招真灵!自从有了“电子排班表”和“接娘报备制”,老二再也没法搞“突然袭击”把娘“偷”走了。 老赵家的“赡养争夺战”,终于转入了文明有序的“排号时代”。 老赵家三兄弟“抢娘”排队的稀罕事儿,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十里八乡。 村里小学老师把它写进了思想品德课教案:“同学们,啥叫孝顺?看看村东头老赵奶奶家!”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事儿像块大磁铁,吸回来村里二十多个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在深圳厂里干活的赵小军,刷到同村人发的短视频——自家三大爷(老三)正乐呵呵给太奶奶(王老太)洗脚呢! 视频配文:“羡慕吧?咱村的‘镇村之宝’!” 小军心里一热,跟媳妇一商量,决定回老家镇上找个活干:“钱少挣点没啥,能常回家看看老人,心里踏实!咱也得学着点,别让孝顺成了‘稀缺资源’!” 亲爱的读者们,这样的“赡养争夺战”,是不是暖得让人心头发热?王老太用一辈子的善良种下“善因”,收获了儿女们争着尽孝的“善果”,更让孝顺成了老赵家最动人的家风。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温暖又可爱的家庭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所见所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