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了、炸了、真又炸了:俄军天竺葵无人机干掉乌军S-300防空系统。 俄军“天竺葵”自杀式无人机再立奇功,苏梅州沃罗日巴地区一套乌军S-300V防空系统刚部署前线就被精准摧毁。 现场视频显示,这架成本仅3万美元的无人机,轻松击中了价值数亿美元的防空导弹发射阵地。这场“白菜价打土豪”的战术胜利,彻底暴露了乌克兰防空体系的致命弱点 。 S-300的“金字招牌”为何失灵? 这套苏联时代的防空系统曾被誉为“区域防空之王”,最大射程200公里,能同时拦截6个目标,连超低空巡航导弹都难逃其追踪。 但俄军侦察无人机提前锁定其位置,待雷达开机瞬间,“天竺葵”便俯冲而下。乌军犯下致命错误,为拦截俄军战机匆忙将S-300V前移,却忽略了这类系统高度依赖雷达隐蔽性,一旦暴露即沦为活靶子。 “天竺葵”的逆袭绝非偶然。这款基于伊朗“见证者-136”改进的无人机,如今已实现100%俄罗斯国产化。最新升级的“天竺葵-3”速度达600公里/小时,射程2500公里,AI视觉识别系统可自主锁定目标。 俄军日均产量从300架飙升至1000架,形成“无限续杯”的饱和打击能力。7月14日夜间,136架“天竺葵”配合4枚导弹的混合打击,直接瘫痪乌军“爱国者”雷达站和F-16发动机仓库,战损比高达1:5——俄军耗资4700万美元,却逼乌军消耗2.34亿美元拦截弹。 乌克兰的防空困局越陷越深。德国援助的“天空nex”防空炮被士兵骂作“垃圾”,其4公里有效射程在集群无人机面前形同虚设。 更讽刺的是,西方吹嘘的“爱国者”系统,半年内被摧毁超6套,单套损失6.8亿美元,而击毁它的“天竺葵”成本不过3万美元。乌军被迫用价值百万美元的导弹拦截廉价无人机,这种“用金砖拍苍蝇”的消耗战,连北约库存都撑不住。 俄军的“钓鱼战术”已成杀招。先以诱饵无人机诱使乌军雷达开机,再用“伊斯坎德尔”导弹精准打击。 克里沃罗格市郊,俄军电子战部队潜伏三天,等乌军S-300雷达启动后,两枚6倍音速导弹瞬间摧毁目标,顺带炸死70余名军官。这种“电子侦察+饱和打击”的组合拳,让乌军“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彻底失效。 工业产能决定战场胜负天平。俄罗斯导弹厂工人三班倒,朝鲜还源源不断运送“火星-11”零部件;乌克兰却连155毫米炮弹都要用烟幕弹充数。 俄军将无人机成本压至217美元,日均消耗3800架仍游刃有余;美国“弹簧刀”无人机单价9000美元,性能却被“天竺葵”全面碾压。网友调侃:“俄军把军火库搬进了义乌小商品市场”。 这场不对称战争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现代防空体系再先进,也扛不住“蜂群”战术的无限冲击。当“天竺葵”在哈尔科夫夜空结成死亡星座,S-300的残骸只能证明——属于重型防空导弹的时代,正在无人机海啸中缓缓落幕。 信息来源: 俄媒:俄军如何“摧毁”乌克兰防空系统 2025-07-06 13:50·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