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幻想了,9·3大阅兵,西方一个都不会来。别说什么“特朗普可能会来”,连个副总统级别的都不敢派。中国纪念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他们怕被打脸,更怕撕破“谁才是战争受害者”的遮羞布。 在西方主导的二战叙事里,中国战场始终是个被刻意淡化的存在。 他们习惯把欧洲战场当主角,把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战役挂在嘴边,却对中国军民 14 年浴血抗战避而不谈。 但铁证如山: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到 1945 年日本投降,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 70% 以上。 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飞机坦克,台儿庄战役歼灭日军精锐 1 万余人,长沙会战更是让日军三进三退。 这些惨烈的战役,西方历史教科书里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干脆只字不提。更讽刺的是,当中国邀请国民党抗战老兵出席阅兵时,西方媒体集体失声。 这些老兵曾在正面战场与日军拼杀,他们的存在就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活见证。德国网友看到老兵眼中的杀气后感慨:“这才是真正的战士”,可西方政客却连一句 “谢谢” 都不敢说。 他们心里清楚,承认这些老兵的贡献,就等于承认中国战场的重要性,等于推翻自己多年来塑造的“西方中心论”叙事。 西方的尴尬远不止于此。他们一边在联合国高谈阔论 “维护历史真相”,一边对自家历史问题讳莫如深。 美国在二战期间对日本投放原子弹,至今仍被包装成 “终结战争的正义之举”,却绝口不提中国军民为此承受的巨大牺牲。 英国前商务大臣文斯・凯布尔就直言不讳:“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被严重低估,正是他们的抵抗为西方争取了宝贵时间”。可即便如此,西方主流媒体仍在玩 “选择性失忆”。 更滑稽的是,当中国展示抗战文物、公布最新史料时,西方某些学者跳出来质疑 “数据不实”。 但他们忘了,中国近年开放的战时档案里,从士兵家书到作战地图,每一份资料都在诉说着那段悲壮历史。 反观西方,至今仍有国家拒绝承认殖民罪行,甚至美化侵略历史。这种双重标准,让他们在 9・3 阅兵面前彻底露馅。 除了历史包袱,西方的回避更有现实考量。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而 9・3 阅兵恰恰是中国展示大国担当的绝佳舞台。 试想,当各国政要齐聚北京,共同纪念反法西斯胜利时,西方缺席只会凸显他们在亚太事务中的边缘化。 更让他们坐不住的是,中国近年在南海维权、台海巡航等问题上的强硬态度,让西方意识到 “岛链封锁” 正在失效。 更关键的是,西方害怕中国借阅兵传递 “命运共同体” 理念。中国提出的 “一带一路” 倡议已经让沿线国家尝到甜头,而阅兵传递的和平发展信号,正在瓦解西方 “国强必霸” 的陈旧思维。 他们担心,一旦中国的历史话语权确立,会动摇西方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这种战略焦虑,让他们只能选择逃避。 西方的回避改变不了历史。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红场阅兵时,特意强调 “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胜利作出重要贡献”,连英国前官员都公开为中国鸣不平。 这些声音如同利刃,刺破西方精心打造的谎言泡沫。而中国邀请国民党老兵的举动,更是用行动证明:历史容不得任何政治操弄,英雄不该分阵营,只要为民族流过血,就该被铭记。 这场阅兵注定会成为历史转折点。当白发苍苍的老兵们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当中国新型装备驶过长安街,西方的沉默反而会成为最好的宣传。 因为真相永远不会缺席,那些试图掩盖历史的人,终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碎。 参考资料:上观新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