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京与特朗普会晤前夕,俄罗斯方面特意先与中方通了一个电话,明确承诺俄罗斯绝不会在关键问题上背弃中国,而中方的回应则意味深长。 据央视8月9日报道,当地时间8日,中俄两国元首应约通话。通话中,普京详细阐述了俄方对乌克兰局势的最新判断,并介绍了与美方近期接触的进展。他对中方一直以来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的努力表示高度肯定,还特别强调,无论局势如何变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都将保持稳定。 不少分析认为,这番表态就是普京在向中方“保证”,即便未来美俄关系出现重大缓和、达成某种协议,也不会影响中俄之间的战略互信和密切合作,俄罗斯依旧会珍视与中国的关系,并坚定推进双边各领域合作。 面对普京的坦诚表态,中方表示欢迎美俄关系改善,也支持通过政治途径推动俄乌冲突降温。同时,中方话锋一转,提醒对方:复杂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所谓“复杂问题”,自然指的是已经持续多年的乌克兰危机。这场冲突不仅牵涉到俄乌双方,还牵动着多个大国的利益格局,对全球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中方很清楚,想要用一次高层会谈就解决所有矛盾,并不现实。虽然政治解决值得期待,但危机的根源和牵连之广远超外界想象,任何过于乐观的判断都有可能低估事态的复杂性。 因此,在美俄首脑会晤前夕,中方基于多年的外交经验,出于朋友和伙伴的立场,提醒普京要为各种可能性做好准备,尤其是不要对特朗普的承诺抱有过高期望。与美国打交道,中国可谓深有体会——美国总统换脸的速度极快,今天的承诺明天就可能翻转。基于这种经验,中方的提醒可谓是出于善意的警示。 根据双方公布的消息,普京与特朗普将于8月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举行会谈。阿拉斯加地处北极圈,历史上曾以700多万美元的价格从沙俄手中卖给美国,如今成为美俄再次对话的舞台。外界普遍认为,如果双方在核心议题上没有取得一定共识,这场会晤根本不会成行。因此,美俄两国都对这次对话抱有相当高的期待。特朗普甚至公开声称,在乌克兰和平方案问题上,美俄立场已经“十分接近”,这让外界猜测俄乌冲突有可能在短期内迎来转机。 不过,中方的提醒并非空穴来风。即使美俄能达成初步共识,也必须得到乌克兰及欧洲主要国家的认可,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否则只能算是暂时停火,难以确保长期稳定。 而从目前的迹象来看,乌克兰和欧洲并不打算轻易让步。8月9日,乌克兰媒体报道称,在“普特会”消息敲定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虽然口头上表示欢迎停火,但再次坚称不会接受任何承认俄方控制领土的安排,因为这触碰了乌克兰宪法的红线。不过,他也罕见地承认,仅凭军事手段收复失地已不现实,乌克兰不得不依赖国际调停,尤其是美国的斡旋。 然而,乌俄之间在停火条件上的分歧极大,尤其是领土问题几乎无解。即便美俄在谈判桌上敲定协议,乌克兰及背后的欧洲国家是否会接受,甚至美方是否会中途翻脸,都存在极大不确定性。中方此次对普京的劝告,正是基于对形势的全面评估和对未来风险的深刻认识,提醒俄方保持警惕,才是着眼长远的务实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