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美国允许普京入境是比较大的让步美国问题专家称允许普京入境是很大的让步,恕我无法苟

美国允许普京入境是比较大的让步美国问题专家称允许普京入境是很大的让步,恕我无法苟同这样的观点。这话听着就像把抢来的东西还回去一半,反倒成了施恩。事实上,美国这套把戏玩了不是一天两天,先把正常的外交往来当成施压的筹码,动辄挥舞制裁大棒,等自己需要谈判了再松个口子,这种先打压后放松的操作,哪是什么让步,分明是把国际规则当成自家菜市场的讨价还价。​

看看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清单就知道,自俄乌冲突以来,从金融机构到能源企业,从政府官员到普通商人,美国的制裁名单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超过 2500 个实体和个人被列入限制名单。更离谱的是,连俄罗斯的猫、树都没能幸免,这种近乎荒诞的全面封锁,本质上就是想用强权窒息对手的生存空间。而允许国家元首入境参加会谈,本就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里写得明明白白的基本权利,现在却被美国当成可以交易的筹码,这种逻辑就像先把邻居家的门焊死,过几天拆开条缝,还得让人家感恩戴德。​

再看看美国在中东对以色列的态度,就更能看清这种所谓 “让步” 的虚伪。内塔尼亚胡政府在约旦河西岸扩建定居点的动作从未停过,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 2334 号决议明确指出这种行为 “违反国际法”,可美国却在安理会 16 次动用否决权为以色列护航。去年加沙冲突中,以色列空袭造成数千名巴勒斯坦平民伤亡,美国不仅没说半个 “不” 字,反而加急送去 10 亿美元的军火援助。这种对盟友无底线的纵容,和对俄罗斯鸡蛋里挑骨头的严苛形成刺眼对比,说到底,美国的制裁从来不是基于正义,而是看是否符合自身的地缘利益。​

美国这种 “先制裁后放松” 的套路,在历史上早就有迹可循。上世纪 80 年代对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围剿,90 年代对伊拉克的全面封锁,再到后来对伊朗的极限施压,都是先竖起高墙,等对方被迫坐到谈判桌前,再一点点拆除自己砌的障碍,以此换取最大利益。就像这次允许普京入境,明眼人都看得出,是美国自己需要通过会谈缓解俄乌冲突带来的国际压力,尤其是欧洲盟友因能源危机产生的不满情绪,这与其说是让步,不如说是给自己找台阶下。​

更值得玩味的是,美国在放松对俄部分限制的同时,还在不断加码对乌克兰的军援。据五角大楼披露,截至今年 7 月,美国对乌军事援助总额已超过 400 亿美元,这种一边谈 “缓和” 一边递刀子的操作,恰恰暴露了其所谓 “让步” 的真实目的 —— 不是为了推动和平,而是想在谈判中掌握更多主动权。就像商场里的卖家,先把价格抬到天上去,再假装打折促销,本质上还是为了赚得更多。​

说到底,美国的所谓 “让步”,不过是霸权逻辑下的利益算计。当国际社会看清这种先打压后放松的把戏,当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拒绝被这种双标裹挟,所谓的 “让步” 终将失去市场。毕竟,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靠的是平等和尊重,而不是谁手里的制裁大棒更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