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长江泸州航道局职工战暑保畅通

8月以来,长江上游来水锐减,泸州麻沙桥段水位从7.46米骤降至3.21米,8时平均水位仅5.24米,较去年同期低2.86米,航道维护压力陡增。与此同时,泸州气温连日突破40℃大关,高温预警频发。水位“退”、气温“冲”,双重考验下,长江泸州航道局一线职工完成航标优化调移工作,用汗水写下“战暑保畅”的硬核答卷。

“水位降低至3米,就要对龙门水道相关航标进行优化调整。”长江泸州航道局江津航道处处长梁剑桥介绍,“为了避开40度的高温,抢在凌晨船舶密度最低的‘窗口期’作业,我们处职工凌晨5点便要出航,中午12点前完成航标调整,下午4点再顶着烈日增设航标,直到暮色四合。”

8月4日上午10时许,气温已直逼40℃。伴随着震耳欲聋的机舱轰鸣声,该局一线班组职工身穿厚实的救生衣,驾着船艇向江面驶去。炙热刺眼的阳光早已让人睁不开眼,汗水不停地从他们的额头和脸颊滑落,浸透深蓝色的工装。一名职工踏上犹如“铁板烧”的标志船甲板,手戴帆布材质的劳保手套,麻利地完成燕坝侧面标的撤除工作。

“再热,也要保障航道畅通。”船长易晓平抹了一把顺着下巴滴落的汗珠,嗓音被热浪烘得沙哑。航标灯刚刚归位,众人连灌水的工夫都顾不上,甩甩被汗水糊住的睫毛,又踩着滚烫的甲板冲向下一座航标。

据统计,自7月27日上一轮洪峰消退后至8月4日,9天内长江泸州航道局职工累计出航83次、调整航标91座次,累积出航233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