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0年,19岁的丁佑君被土匪轮番凌辱一整晚,之后敌人又扒光她衣服百般折磨,坐

1950年,19岁的丁佑君被土匪轮番凌辱一整晚,之后敌人又扒光她衣服百般折磨,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用烙铁烫、钢针扎乳等,丁佑君宁死不屈,最终被杀害抛尸荒野,骸骨惨遭狼噬...其酷行灭绝人性,人神共愤! 四川一片穷乡僻壤间,有一位干农活的村民被一具残缺不全的遗体,吓得魂都飞了。 村民们强忍悲痛辨认,最终确认,这竟是他们熟悉的、年仅19岁的女干部丁佑君。 1931年,丁佑君出生在四川乐山一个富裕的盐商家庭。 曾经的她,是家中备受宠爱的小女儿。 父亲为她取名“佑君”,寓意一生平安顺遂,但总是事与愿违。 在那个战乱频繁的年代,丁家的生活还算是衣食无忧,然而她却没有一点娇娇女的样子。 因为,她童年时有一位特殊的“老师”,她的乳母。 这位来自社会底层的善良女性,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小小的的丁佑君懂得同情弱者、关怀他人。 懂事的她常常瞒着父母,偷偷拿出家里的粮食接济穷苦百姓。 13岁她考入五通桥通才中学后,丁佑君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更在进步师长的引导下,开始接触革命思想。 抗日战争和国统区的黑暗现,让她认识到国家积贫积弱、人民水深火热的根源。 1947年,她考入成都市立女子中学。 在这里,她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1948年,当局血腥镇压学生请愿的“四·九”血案发生后,丁佑君和同学们主动走上街头演讲,揭露社会的残酷真相。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19岁的丁佑君,怀揣着建设新中国的愿望,选择投身革命洪流。 她甚至为了革命,在被家人关在家中后,仍设法逃离,加入革命队伍。 她先考入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主动申请到昌都地区工作,后又被组织派往西昌,担任西昌女子中学军代表。 她作风朴实,平易近人,很快赢得了师生们的信任和爱戴。 不久,她又投身到更为艰巨的征粮工作中,深入乡村,发动群众,为新政权的巩固和建设贡献力量。 然而,新中国建立初期,还有部分地区存在着匪患的问题。 1950年,9月17日,丁佑君像往常一样在裕隆乡开展工作,召集村民开会。 结果,叛乱就在此时爆发。 匪徒封锁道路,制造混乱,表面伪装进步的乡绅王正中,假意邀请丁佑君到他家“暂避”,就这样落入了虎口。 一踏入王家,王正中便立即向土匪通风报信。 很快,十多名土匪闯入,将丁佑君围住。 面对匪徒的威逼利诱,要求她供出解放军和地下党的情报,丁佑君却义正言辞的拒绝。 一句“要杀要剐,随便!”彻底激怒了这群亡命之徒。 他们将丁佑君绑在柱上,开始了惨无人道的折磨。 皮鞭抽在她的身躯上,很快身上没有一处好的地方。 但这仅仅是开始,匪徒们实在是太可恨了,甚至还用钢针刺穿她的胸口,狠狠地扎在她的身上。 但几乎快要昏厥的丁佑君,始终未吐露半个字。 更令人发指的是,这群禽兽不如的匪徒,竟在当晚轮番对她实施了凌辱。 更可恨的,这群匪徒为了泄恨和恐吓当地群众,竟然扒光了她的衣服,将她赤身抬到大街上游街示众。 然而,遍体鳞伤、尊严被践踏到极点的丁佑君,却在此时高喊:“乡亲们,不要怕!这不是我的耻辱!能为人民而死,是我的光荣!” 这掷地有声的话语,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让匪徒们胆战心惊。 匪首恼羞成怒,用枪结束了丁佑君年轻的生命。 惨绝人寰的匪徒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将烈士的遗体残忍地抛弃在荒野。 当群众找到她时,只剩下残缺的遗骸。 丁佑君牺牲的消息传开,西昌震动,举国悲愤。 她的英勇无畏和坚贞不屈,深深刺痛和激励着人们。 党组织迅速行动,追剿匪徒,严惩凶手。 丁佑君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记大功。 1952年,为永远铭记这位党的好女儿,西昌修建了庄严肃穆的丁佑君烈士陵园。 丁佑君,这位出身富裕却心系劳苦大众的盐商之女,本可选择更好的人生,却为了信仰和理想,遭遇了世间最残酷的暴行。 然而,肉体可以被摧毁,尊严可以被践踏,生命可以被剥夺,但她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挚爱、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却如磐石般不可动摇。 我们应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亲自为其墓园题词,称她是党和人民的好女儿!牺牲时,她才1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