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个历史讨论: 为啥赵匡胤的把兄弟们,不拥立他儿子取代赵光义? 这事儿说起来,真不是把兄弟们不帮忙,实在是赵光义的根基太稳,赵匡胤的儿子们压根没胜算。 赵匡胤在位时,赵光义就被当成继承人培养——做开封府尹多年,京城里的势力盘根错节,连太后都站他这边。反观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连爵位都没有,更别提培养党羽了,手里没权没势,拿啥跟叔叔斗? 再看把兄弟们,早就被“杯酒释兵权”缴了械,没了实权。五代十国刚结束那会儿,大家都怕幼主上位再掀战乱,赵光义作为长君,既有能力又有威望,至少能保证江山还姓赵,这比冒险拥立毛头小子靠谱多了。 当然,也不是没人试过。高粱河之战时赵光义失踪,石守信等将领就想拥立赵德昭,可赵光义很快回来,没多久赵德昭就死因不明了。可见赵光义的手腕有多硬,换谁也不敢再动心思。 说到底,赵匡胤生前对弟弟的扶持太明显,等他想换儿子时,赵光义早已是参天大树。把兄弟们就算想帮侄子,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 你们觉得,要是赵匡胤再多活几年,能成功把皇位传给儿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