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毛主席躲进了一农户家里,不料国民党随后包围了村子四处搜查,农妇淡定地说:“你们找的人在我家里!” 1933年9月,国民党50万大军发动第五次”围剿”,革命形势空前严峻。就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湖北通城黄袍山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一位农村妇女面对敌人的搜查,竟然主动说出了那句让人意想不到的话。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 黄菊喜1882年出生于黄袍山油冲汪家,幼丧父,随母就食于石下黄家,改姓黄。12岁到夜珠窝吴立成家当童养媳。那个年代的农村妇女命运多舛,黄菊喜也不例外。婚后育有3男2女,长子不满10岁时,丈夫因贫病去世。 失去丈夫后,黄菊喜独自承担起抚养五个孩子的重担。为了让孩子们活下去,她携儿带女在通城、崇阳、平江、修水4县沿门乞讨,流浪村头。那些艰难的岁月里,这位坚强的母亲用自己的双手和意志力支撑着整个家庭。 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16军来到通城,驻夜珠窝。黄菊妈第一个动员儿子吴朝义参加红军。她对儿子说的话朴实而坚定:“朝义,为了穷人翻身,你要好好干”。这不仅仅是一位母亲对儿子的嘱托,更体现了她对革命事业的深刻理解。 1927年,毛泽东来到黄袍山开展工作时,与黄菊喜结识。黄菊喜见到毛泽东的第一面便看呆了,从未见过与大儿子这么像的青年,简直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种神似让她对毛泽东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后来毛泽东认她为干娘,亲切地称她为”菊妈”。 1933年9月下旬,蒋介石以5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就在这个风声鹤唳的时刻,毛泽东带着几名警卫员来到了黄袍山,住进了黄菊喜的家中。 1933年,因叛徒出卖,国民党迅速突袭了黄袍山,威逼村民交出毛主席。情况万分紧急,敌人已经将村子团团包围。面对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士兵,黄菊喜没有丝毫慌张,她淡定地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里,跟我来吧。” 随后发生的一幕让所有人都没想到。在这紧急关头,黄菊妈死死拉住毛主席,毫不犹豫地指向了自己的二儿子吴朝炳:“他刚进村,是你们要找的人!”国民党士兵将吴朝炳与毛泽东的画像比对,认为确实相似,于是将他抓走。 次日,年仅25岁的吴朝炳在通城县教军场被敌人活埋。这位年轻的革命者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毛泽东的安全,也体现了黄菊喜一家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 黄菊喜的牺牲远不止于此。吴朝义在江西铜鼓作战牺牲后,黄菊妈忍痛对其他子女说:“你们要像哥哥一样勇敢杀敌,为了穷人翻身,死也值得”。1931年,她的次子朝炳、三子明福和女儿凤桂、满桂相继参加红军。 接下来的几年里,黄菊喜接连失去了所有的孩子。1932年,朝炳在塘湖作战失利,被国民党军掳至县城杀害;凤桂在江西的一次战斗中负伤牺牲。1934年某日,朝福率领红军一个独立连70多人,在望湖洞被县保安大队包围,朝福指挥突围,身中数弹,壮烈牺牲。联保主任吴云岩勾结反动势力,派团丁将满桂枪杀在村前黄土坪。 五个孩子全部为革命献出了生命,这对任何一位母亲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但黄菊喜没有屈服,她继续坚持革命活动。1935年红军撤离黄袍山后,黄菊妈常被国民党军队、县保安队、土豪劣绅捉去拷问、坐牢、陪刑,受过30多种毒刑,多次死而复生。 为了躲避敌人的迫害,黄菊妈只好背井离乡,先后在崇阳县金竹坪的石岩下,修水县桃花洞的草棚里,湘、鄂边境的林海中过原始人一样的生活,历十余年。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她对革命必胜的信念从未动摇。 1949年通城解放,黄菊妈回到家乡,虽年过六十,仍积极投入清匪反霸、土地改革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没有忘记这位舍身救他的恩人。1959年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朱德、董必武、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当黄菊喜登上天安门城楼时,她看到了新中国十年来的巨大变化。那一刻,这位英雄的母亲深深感到,自己和五个孩子的牺牲都是值得的。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这就是她和无数革命者浴血奋斗的目标。 1971年,黄菊喜在家乡去世。她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舍己为人,什么叫做无私奉献。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到英雄母亲,黄菊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人民群众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障。 黄菊喜的故事告诉我们,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像她这样的普通人的支持和牺牲。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正是有了这样的英雄母亲,中国革命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你觉得像黄菊喜这样的英雄母亲,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品质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