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局长办公室里的“局长”,是情人演的!公职人员刘某(女)赌博欠巨债,真办公室上演惊天骗局

推开某局局长办公室厚重的木门,雷某见到了正襟危坐的“局长”。他毫不犹豫地掏出19万元定金,托刘某为妻子办理社保。他做梦也想不到,端坐在这间真实办公室里的“局长”,竟是由刘某的情人李某假扮。

“内部特殊工种提前退休,45岁领养老金,名额有限!”镇政府原工作人员刘某抛出这个诱饵时,熊某明知弟媳条件不符,仍火速转账4万元定金。

刘某给他的亲戚办理后,对方甚至“补领”了四个月“养老金”——直到收到转账的第二天,亲戚来电:所谓的“养老金”,全是私人账户转来的钱。

图片素材与事件无关(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深陷网络赌博泥潭的刘某,早已负债累累。面对亲朋咨询社保,急红眼的她编织出弥天大谎——“我有内部关系,能办成!”

为榨取信任,刘某手段狡猾:

收钱必打借条,承诺办不成包退;伪造红头文件、票据,甚至社保到账记录;利用真实行政场所,安排情妇潜入局长办公室假扮领导。

“谁能想到,坐在局长办公室里的会是假货?”被害人雷某回忆,正是刘某带他进入真实的局长办公室,亲眼见到“局长”,才让他彻底放下戒心,前后被骗19万余元。

图片素材与事件无关(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2023年4月,被赌债逼到绝路的刘某,精心策划了这场“沉浸式”骗局。她暗中打探局长周二上午开会、办公室不锁门的细节,安排情妇李某提前潜入,自己则假扮访客领人“拜见”。

讽刺的是,这场办公室闹剧竟成为骗局的“信用背书”。凭借这些精心设计的“证据链”,19名受害者陆续踏进陷阱,199.2万元血汗钱源源不断流入刘某腰包,转眼就被她挥霍于赌博和个人消费。

纸终究包不住火。2024年初,多名受害人发现社保办理杳无音信,刘某也人间蒸发,才慌忙报警。

案件移交至渠县检察院后,刘某抛出最后一块“挡箭牌”——她向检察官辩解,给其中8人打过借条,坚称是“民间借贷”,只承认骗取7人90万元。

图片素材与事件无关(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检察官一眼穿透本质:

“正常借条会写明金额、还款日期,刘某的借条只含糊标注‘收到某人多少钱’。”更关键的是,资金流向戳穿了谎言——部分钱款直接流入了刘某的网络赌博账户。

铁证面前,检方最终锁定刘某诈骗15人、金额高达181万余元。更令人心惊的是,在审查银行卡流水时,检察官敏锐地发现另有4名受害人田某、徐某等尚未察觉被骗!经补充侦查,涉案总额最终确认为199.2万元。

正义的审判终降临:

2024年7月,渠县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刘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同年8月,刘某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政治生命彻底终结。协助行骗的李某也难逃法网,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一万元。

图片素材与事件无关(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当“局长”从政府大楼的办公室里起身离开时,真的权力与虚假的扮演在同一空间交汇。

这场发生在真实权力场域的骗局,击穿了19个家庭对体制身份的天然信任。渠县检察官在复盘此案时,将骗术的核心漏洞公之于众:所有伪造的“养老金”发放,无一例外来自私人账户转账。

那些盖着“红章”的文件与借条,在检察官的审视下纷纷剥落伪装,露出赌徒仓皇的底色。

办公室的门可以伪造,但权力与责任的门槛,永远无法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