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先生倒地不起的这一幕记录于1962年2月24日。 画面中,胡适先生身体已失去支撑,标志性的眼镜滑落一旁,面容因剧痛而扭曲,眼神紧闭。 四周,衣冠楚楚的学者陷入一片慌乱,整个场景充满了猝不及防的冲击力。 就在这张照片拍摄的前几分钟,胡适刚在这场为七位新院士举办的盛会中致辞完毕。 然而,紧随其后发言的考古学者李济,却抛出了一个冷峻的现实:中国科研严重依赖西方体系,顶尖人才大量流失海外。 这番尖锐的言论如冰水浇头,胡适神色剧变,沉默饮尽杯中酒,随后急切起身试图辩护,话音未落,他手中的酒杯猛然坠地,面色死灰,身体轰然倒塌。 虽经紧急抢救,终因心脏骤停溘然长逝,终年71岁。 其实,胡适的心脏宿疾早有征兆,医嘱需静养,但他心系学术与公共事务,从未真正停歇。 整理遗物时,人们发现他数年前立下的遗嘱,其中特别提及1948年仓促离京时留在北大图书馆的藏书文稿,殷切期盼有朝一日能物归原处,这份对故土的眷恋,让人不免唏嘘。 胡适先生的猝逝,身体旧疾是根本,但酒会上的情绪激动无疑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的一生都在传统与现代的激流中奋力架桥,直至生命终点仍在为信念发声。 一个漂泊灵魂的精神原乡,始终系于他曾试图唤醒的那片土地和知识殿堂。 风骨长存,莫过于此! #老照片# #胡适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