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女孩儿,上午刚晒出自己大学录取通知书,激动得不得了,下午就睡了一觉,起来一看,通知书被家里的狗啃成了渣渣。她的入学须知也变成了纸浆,这下她可急了,当场哭了出来。网友看了都忍不住笑,说这狗狗不喜欢这所大学,所以把通知书给啃了,也有的说让她联系招生办补办一下就是了。 哭了好一会儿,她才想起网友的提醒,赶紧擦干眼泪去找手机。手指颤抖着翻出招生办的电话,拨过去的时候心还怦怦直跳。电话接通了,她带着哭腔把事情结结巴巴地说了一遍:“老师…我的录取通知书…被我家狗…咬…咬碎了…全碎了…” 电话那头的招生办老师显然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状况,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但语气很温和:“同学你别急,别哭。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录取资格是确认的。你本人和录取信息在我们系统里都有记录,通知书可以补办。” 老师详细告诉她需要准备的材料:本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几张近期的一寸照片,还有需要手写一份补办申请,说明通知书损毁的原因。老师特意叮嘱:“申请里要写清楚是被宠物意外损毁,别写‘被狗啃了’这种话,正式文件上不好看。” 她一边听一边拼命点头,好像老师能看到似的。 挂了电话,她稍微松了口气,但新的焦虑又涌上来:补办需要时间!录取须知上写的报到日期就在下下周,万一赶不上怎么办?她赶紧又给招生办拨过去,声音又带了点哭腔:“老师,那…那来得及吗?会不会耽误报到啊?” 老师赶紧安慰她:“别担心,我们给你走加急流程。你把材料尽快准备好,亲自送到学校招生办公室来,我们现场核实,争取当天就给你出具新的通知书。记得啊,一定要本人来!”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她就坐上了去省城的长途汽车,怀里紧紧抱着装有身份证、照片和那份写着“因保管不慎,被家中宠物意外损毁”申请材料的文件袋。一路上,她脑子里乱七八糟,一会儿担心材料不全,一会儿又怕路上堵车,手心一直冒汗。 赶到大学招生办公室时,还不到中午下班时间。接待她的正是昨天电话里的那位女老师。老师很和气,仔细核对了她的身份证、高考准考证号,又让她在系统里确认了几项个人信息。看着老师对着电脑屏幕认真比对的样子,她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好在过程很顺利,信息完全匹配。老师笑着对她说:“好了,确认无误。你稍微坐一会儿,我这就去给你打印新的通知书,再盖个章。” 等待的那十几分钟,感觉像过了几个钟头。她坐立不安,眼睛一直盯着老师离开的那扇门。直到老师手里拿着一个崭新的、印着大学鲜红印章的大信封走出来,她的心才“咚”地一声落回肚子里。接过那个沉甸甸的信封,看着上面清晰完整的“录取通知书”几个大字,她鼻子一酸,差点又哭出来,这次是高兴的。她紧紧抱着新通知书,对着老师鞠了好几个躬,连声说:“谢谢老师!太谢谢您了!” 走出行政楼,外面阳光正好。她找了个树荫下的长椅坐下,小心翼翼地把新通知书从信封里抽出来,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确认每一个字都完好无损。然后,她拿出手机,对着通知书拍了张照片。不过这次,她可学乖了。发朋友圈之前,她仔仔细细地用修图软件,把通知书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身份证号码这些关键信息,统统打上了厚厚的马赛克,直到完全看不见任何数字和名字。配的文字是:“失而复得!这次一定锁进保险箱!深刻教训:重要文件,远离狗嘴!” 发出去没一会儿,底下就堆满了点赞和“哈哈哈哈”的评论。她看着手机,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出来,回头可得好好“教育”家里那只闯祸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