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兰巴托8月5日电 行走乌兰巴托:惠民工程见证中蒙友谊
新华社记者哈丽娜 于嘉
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苏赫巴托区绿湖附近的一个工地上,60岁的牧民朝格策策格正踮脚望着眼前即将交工的住宅楼,手里紧攥着一张户型图。
“听说很快就能搬进去了,我隔几天就来看看。”她指着图纸上标着阳台的地方,眼里闪着光,“以后在这里种花,让孙子在楼下草地上跑,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一到雨天屋顶就漏雨”。
朝格策策格盼望搬入的新家,是中国援助乌兰巴托市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绿湖1008户住宅区”项目,由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承建。这处计划今年8月交付的援建工程,正让1008个家庭一步步靠近“极大改善居住条件”的梦想。
“项目除了建设住宅楼,还同步配套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以及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小型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从居住条件到生活便利度进行全方位提升。”项目承建方负责人李昊飞说。
“绿湖1008户住宅区”项目是中国援助蒙古国众多项目中的一个。近年来,中国在蒙古国完成新机场高速公路、残疾儿童康复发展中心等多个援助项目,助力蒙古国发展与民生保障。
在蒙古国残疾儿童康复发展中心,不时有前来就诊的孩子。中心负责人乌冈其其格说,投用6年来,中心收治患儿超过4万人次,中国还持续捐助物资、提供培训,提高了残疾儿童的健康水平。
中国对蒙古国的医疗援助深受蒙古国民众欢迎。今年5月21日至23日,2025年“一带一路·光明行”蒙古国行动走进乌兰巴托,为当地白内障患者开展筛查等工作。根据筛查情况,120名符合手术条件的蒙古国白内障患者6月下旬来到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人民医院接受免费复明手术。
68岁的乌兰巴托市居民道尔吉苏伦是其中一名患者,在二连浩特接受手术后已能清晰地看见报纸上的文字。“手术很成功,等彻底恢复后,我要去中国更多地方转一转。”道尔吉苏伦说。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与蒙古国红十字会携手打造的跨国人道合作品牌项目,“一带一路·光明行”蒙古国行动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为蒙古国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6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