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七下八下”指的是每年公历的7月下半月到8月上半月(7月16日至8月15日),降雨最多、最集中且强度最强,是我国主汛期中最关键、洪涝灾害风险最高的时段。
8月3日以来,我省粤东、珠三角市县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粤北市县出现了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多个站点雨势强烈,地质灾害风险持续升高,防御形势异常严峻。省自然资源厅加强组织部署,全力防范应对近期强降雨地质灾害。8月1日及时开展全省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督促提醒各地毫不松懈抓好防御工作。8月4日下午联合省气象局、地质局召开强降雨地质灾害风险研判会商会议,进一步研判本轮强降雨地质灾害趋势,强化技术支撑。
8月4日15时,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气象局,向广州市黄埔区、从化区、增城区,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肇庆市怀集县、封开县,惠州市博罗县、龙门县,汕尾市海丰县以及清远市佛冈县等地区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二级预警。同日,省自然资源厅向广州、深圳、汕头、韶关、河源、惠州、汕尾、肇庆、清远、揭阳、云浮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发布《关于做好近期强降雨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提醒函》。
省自然资源厅提醒,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24小时紧盯雨情、水情以及地质灾害风险变化,及时向有关单位和社会公众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要针对突发短时强降雨和夜间降雨,加强分镇短临预警、暴雨重现期预警和夜间防范提醒,严格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叫醒”“叫应”机制,形成有预警、有“叫应”、有行动、有检查、有反馈的工作闭环。
8月5日,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点防御区巡排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作用,充分动员镇村组干部和专业技术队伍,盯紧强降雨落区重叠区、短时局地极端强降雨区域和临坡临崖临沟临水等重点区域,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点防御区的巡排查频次和力度。
省自然资源厅强调,要严格按照“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的要求,积极主动协调当地政府坚决、果断、彻底、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切实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并妥善安置转移出来的群众,解决好基本生活需求,防止擅自冒险返回危险区域。
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正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准确报告灾情、险情信息。同时,提前向可能发生灾害的基层一线预置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人员力量保障,做好随时出动的准备,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灾情能够安全高效处置。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通讯员:罗诗岚广州日报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