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郭子仪的儿子郭暖一次仗着酒胆,把妻子升平公主打了,并骂道:“不要仗着你是皇上的女

郭子仪的儿子郭暖一次仗着酒胆,把妻子升平公主打了,并骂道:“不要仗着你是皇上的女儿,我父亲是不愿意当天子罢了。”升平公主进宫哭诉,说郭家恃功犯上,大逆不道。 郭暖出身将门,父亲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头号功臣,被封为汾阳郡王,手握重兵却忠心耿耿,是唐代宗所倚重的柱石之臣。升平公主则是唐代宗的掌上明珠,母亲是备受宠爱的崔贵妃,自幼在宫中锦衣玉食,养成了高傲娇贵的性子。 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室急需拉拢手握兵权的将领巩固统治,而郭子仪也需要通过联姻表明效忠皇室的决心。唐代宗亲自为二人赐婚,婚礼办得极尽奢华,光是陪嫁的宫女、珍宝就从宫门排到了郭府门口。当时的长安城万人空巷,都想一睹这场盛世婚礼的风采。 但外人眼中的天作之合,私下里却矛盾重重。公主自幼在宫中养成的骄纵脾气,遇上了将门出身、性格耿直的郭暖,吵架是家常便饭。 按照唐代礼制,公主下嫁后仍享有特殊待遇,公婆要向儿媳行礼,丈夫每天需早晚请安。这让将门出身的郭暖十分憋屈,父亲郭子仪平定叛乱、再造大唐,自己却要给妻子行君臣之礼,心里的疙瘩越结越大。 郭子仪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对皇室始终保持敬畏。每次公主驾临时,他都亲自带领全家老小在府门跪拜迎接,即便郭暖抱怨不已,他也严令儿子必须恪守礼仪。 升平公主自幼受宠,对郭家的恭敬早已习以为常,日常相处中难免流露出皇家的优越感,这让心高气傲的郭暖愈发不满。 矛盾的总爆发点,是郭子仪的七十大寿,唐代宗不仅亲自赏赐贺礼,还特许百官前往郭府祝寿。郭家上下张灯结彩,府内车水马龙,一派喜庆景象。作为儿媳的升平公主却迟迟未现身,理由是 “皇家公主不应向臣子祝寿”。 郭暖在寿宴上被亲友轮番敬酒,本就喝得有些上头,眼看父亲高坐堂上接受众人朝拜,妻子却以皇家身份摆架子不来行礼,顿时怒火中烧。他强压着怒气应酬到宴席结束,回到自己的院落时,正撞见升平公主在侍女簇拥下悠闲地赏花。 郭暖带着酒气质问:“今日父亲大寿,满朝文武都来庆贺,你为何迟迟不到?” 升平公主斜睨了他一眼:“我乃皇家公主,你的父亲是臣子,我去祝寿岂不是乱了规矩?” 郭暖被这句话彻底激怒,酒精瞬间冲昏了头脑,口不择言的说:“当年若不是我父亲平定叛乱,大唐江山早已不保,你李家皇室还能安稳坐享天下吗?如今不过是让你拜寿,竟敢如此放肆!” 升平公主也动了怒,说:“就算你父亲有功,也终究是臣子,竟敢对我这般无礼!” 争吵中,郭暖的酒劲彻底上来,他一把抓住公主的衣袖:“你以为仗着是皇上的女儿就了不起吗?告诉你,我父亲不是做不了天子,是他老人家不愿意当!” 说完,郭暖竟挥手打了升平公主一巴掌。 这一巴掌打得不轻,升平公主愣住了。她自出生起便是金枝玉叶,从未受过半点委屈,如今竟被臣子之子殴打,还听到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论,当即捂着脸颊大哭起来。她不顾侍女劝阻,连夜回宫,要向父皇哭诉这桩奇耻大辱。 唐代宗正在宫中批阅奏折,听闻女儿哭哭啼啼地跑回来,顿时又惊又怒。升平公主扑在父亲怀里, 把郭暖的言行添油加醋地复述了一遍,尤其强调那句 “我父亲是不愿意当天子罢了”,哭喊着要父皇为她做主,严惩郭家父子。 唐代宗听着女儿的哭诉,脸色渐渐凝重。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郭子仪的功劳和忠心,也明白郭暖那句话虽是酒后狂言,却也道出了部分实情 ,安史之乱时郭子仪手握重兵,若有异心,大唐江山确实危在旦夕。但正因如此,他更不能小题大做,否则可能逼反这位功勋卓著的老臣。 唐代宗叹了口气,说:“郭暖说的其实是实话。当年平定叛乱时,你公公若想称帝,天下早就不是我们李家的了。” 唐代宗耐心安抚女儿,劝她多体谅臣子家的难处,夫妻之间应互相包容。 另一边,郭子仪得知儿子闯下大祸,吓得魂飞魄散。他连夜将郭暖捆起来,亲自押着去皇宫请罪。这位历经沙场的老将深知 “君疑臣死” 的道理,儿子的狂言足以让郭家满门抄斩。他跪在宫门外,任凭寒风凛冽,始终不敢起身。 唐代宗得知郭子仪前来请罪,亲自到宫门迎接。看到被捆得结结实实的郭暖和满头白发的郭子仪,他连忙上前扶起:“亲家公这是做什么?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儿女们闺房里的气话,何必当真呢?” 一番话化解了剑拔弩张的气氛。唐代宗不仅没有治罪,反而安慰郭子仪说年轻人夫妻争吵难免失言,不必放在心上。 随后,唐代宗留郭子仪在宫中饮酒,席间绝口不提郭暖的冒犯之语,反而频频称赞郭子仪的功勋和忠心。 但郭子仪不敢真的当没事发生。回到府中后,他立刻将郭暖重打数十大板,让他深刻反省。升平公主在宫中冷静下来后,也意识到自己有些任性,在母亲崔贵妃的劝说下,主动回到了郭府。唐代宗还特意赏赐了一批珍宝给郭暖夫妇,以示和解之意。 这场风波后,郭暖和升平公主的关系反而得到改善。两人后来育有四子一女,夫妻关系和睦,成为长安城里流传的佳话。#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