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1年,志愿军飞行员刘玉堤在返航途中,无意间向云层下面瞟了一眼,竟然看到了一

1951年,志愿军飞行员刘玉堤在返航途中,无意间向云层下面瞟了一眼,竟然看到了一群黑压压的敌机,足有六七十架!

那年深秋的朝鲜上空,寒风刺骨,云层厚重得像一床棉被,刘玉堤驾驶着那架编号03的米格-15战斗机,机翼上还带着刚才空战留下的硝烟味。

他刚在清川江口打了一场漂亮仗,单枪匹马干掉了两架美军F-84,正打算返航补充燃油弹药。

就在他习惯性扫视云层间隙时,余光突然捕捉到一片移动的黑影,那不是乌云,而是足足六七十架美军轰炸机组成的庞大编队,像一群吃饱喝足的秃鹫,拖着长长的黑烟慢悠悠往南飞。

这些美军飞行员压根没发现头顶上藏着个杀神,他们刚刚轰炸完朝鲜的铁路线,机舱里可能还回荡着地面高射炮的爆炸声,有人说不定正嚼着口香糖盘算回去能领多少勋章。

这群家伙确实有骄傲的资本,驾驶的F-84"雷电喷气"在当时算顶尖装备,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长超过2000小时,不少人在二战时期就击落过德国空军的梅塞施密特。

相比之下,刘玉堤所在的志愿军空军第3师刚成立不到半年,全师飞行员喷气机飞行时间加起来还不如美军一个中队多。

他自己作为大队长,开喷气式战斗机的经验满打满算才15小时,连瞄准镜上的刻度都还没摸熟。

云层下的美军机群突然集体转向,阳光在铝制机身上反射出刺眼的光斑,这个瞬间刘玉堤想起三个月前第一次参战的狼狈。

当时他追着一架掉队的F-84猛冲,结果被对方几个简单机动就甩得没影,返航时还被战友赵宝桐调侃"跟打猎似的,枪都没掏就让人跑了"。

后来他天天泡在战术研究室,把美军飞行员喜欢玩的"诱敌俯冲""滚筒机动"这些花招拆解得透透的,甚至拿筷子在饭桌上比划飞行路线。

现在机会来了,底下这群傲慢的美国佬显然没把志愿军空军放在眼里,编队松散得能开进一辆卡车。

米格-15的发动机突然爆发出怒吼,刘玉堤推杆俯冲时,手指在操纵杆上敲出《八路军进行曲》的节奏,这是他从陆军老部队带过来的习惯,每次冲锋前都要给自己打拍子。

第一波攻击干脆利落,两架还没反应过来的F-84直接在编队末尾炸成火球,美军机群顿时像被捅的马蜂窝乱作一团,有往上爬升的,有往云里钻的,还有慌不择路往海面俯冲的。

有个美军飞行员估计是吓懵了,居然迎着刘玉堤对冲过来,两人最近时相隔不到二十米,刘玉堤甚至看清对方氧气面罩下瞪圆的眼睛。

真正的空中拼刺刀这才开始。刘玉堤盯上一架想往山沟里钻的F-84,两架飞机贴着山脊线追逐,机翼几乎要刮到松树尖。

美军飞行员使出看家本领,突然来个急减速想骗刘玉堤冲过头,没想到米格-15像粘在尾巴上似的,在150米距离打出致命一击。

这时无线电里传来地面指挥所的呼叫,说雷达显示有五十多架敌机正从西面包抄过来,刘玉堤瞥了眼油表,指针已经滑到红色区域,机舱里燃油警报灯开始闪烁。

谁都没想到这个中国飞行员敢调转机头主动迎战,美军新到的增援机群正保持标准巡航队形,压根没料到会有单枪匹马的米格机敢冲阵。

刘玉堤后来回忆说,当时脑子里就一个念头:"反正油不够回去了,不如再搂草打兔子",他像古代骑兵似的从敌群侧翼切进去,照准领航的长机就是一梭子炮弹。

美军编队瞬间炸锅,有架F-84慌得连副油箱都没扔就开加力逃跑,结果拖着熊熊火光栽进海里。

等刘玉堤从混战中脱身时,仪表盘上四个击落战果的指示灯全亮了,油量表指针早就跌破警戒线,他靠着米格机出色的滑翔性能,愣是撑到机场边上才跳伞,落地时发现离跑道只有三百多米。

这场传奇空战震动了整个志愿军司令部,美军当天就紧急叫停了所有轰炸机行动,五角大楼的评估报告里第一次出现"中共空军已具备战术威胁"的字样。

刘玉堤的03号战机后来被送进博物馆,座舱侧面四颗鲜红的五角星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有意思的是,当年被他追着打的美国飞行员里,有个叫罗宾逊的老兵九十年代来中国旅游,特意跑到航空博物馆对着那架米格-15敬了个礼。

有记者问他为什么,老头耸耸肩说:"当年我们七十多架飞机被他一架追着跑,这伙计值得这个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