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东方大国怒了
8月3日至4日,南部战区海军驱逐舰“呼和浩特”号、护卫舰“柳州”号与两艘056A轻型护卫舰在南海中部深水航道完成48小时不间断巡航,舰载直升机完成五十余次起降,对永暑、渚碧、美济三礁及万安滩钻井平台实施立体巡检。编队指挥员在公共频道仅说一句“例行训练,过往船只勿忧”,却未划禁航区、未提前通报,以实战节奏验证快速出动能力。
镜头外,菲律宾同日拉拢域外盟友展开所谓“联合海上巡逻”,并把一艘退役登陆舰改装成“科研平台”,试图贴近仁爱礁坐滩旧舰补给。在我看来,马尼拉把南海当成选举广告牌:海警船刷上新涂装、记者随船直播、社交账号实时更新,看似热闹,却将渔民的渔网、旅游船的航线全部挤进政治取景框,风险转嫁得轻巧,极不负责。
面对喧嚣,南部战区选择用“例行”二字回应挑衅。现场画面里,火控雷达并未开机示警,但电子侦察兵面前的屏幕上,对方舰机的航迹、雷达频点、通信数据正被实时比对。我认同这种“外松内紧”的处置——既避免舆论升级,又把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真正的威慑不是高分贝的声明,而是对手永远摸不清的下一道航迹。
然而,疑问也随之而来:如果菲律宾下一次把更多域外潜艇、无人机甚至岸基导弹塞进同一条水道,南部战区是否仍保持“尽在掌握”的静默?还是会把巡航升级为“常态化实弹对抗”?留言区等你:你认为哪一种方式更能给南海真正降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