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是“海王”么?可以肯定曹雪芹一定不是为了写一个“海王”。贾宝玉确实也有过“见了姐姐忘了妹妹”的时候,瞧着薛宝钗一截雪白的胳膊,动了摸一摸的念头。 贾宝玉,荣国府的嫡孙,衔玉而生,从小被贾母捧在手心。锦衣玉食的日子让他养成了细腻敏感的性子,喜欢诗词歌赋,却对八股文和功名利禄嗤之以鼻。他跟贾政常不对付,父子俩观念南辕北辙。贾宝玉住在大观园,跟姐妹们朝夕相处,关系亲密。他跟林黛玉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常一起读书写诗。跟薛宝钗相处时,他也会被她的端庄吸引,偶尔流露出少年心性。他待丫鬟如姐妹,对晴雯、袭人关爱有加,甚至在晴雯病重时亲自探望。他跟秦钟同窗读书,关系亲近,但也因嬉戏惹来责骂。贾宝玉的性子多情而叛逆,厌恶世俗礼法,却又逃不出家族的束缚。他的生活看似风光,实则被封建规范压得喘不过气。 说贾宝玉是“海王”,得先搞清楚这个词在《红楼梦》的语境里合不合适。贾宝玉确实多情,见了薛宝钗的手臂会心动,对秦可卿也有过不伦之情。他在太虚幻境的梦里,跟“可卿”有过旖旎场景,醒来后却只剩空虚。他跟袭人、晴雯等丫鬟的亲近举动,在当时社会看,是主子与下人的常见互动。他对林黛玉的感情最深,喜怒哀乐都跟她挂钩,但这不代表他对其他女子没感觉。比如对薛宝钗,他欣赏她的稳重,对史湘云,他喜欢她的爽朗。这些情感与其说是“海王”式的花心,不如说是对女性之美的整体怜惜。曹雪芹通过警幻仙子点明,贾宝玉的“意淫”是发自内心的痴情,而非世俗的淫滥。他对姐妹们始终守礼,对丫鬟虽亲近但不轻薄。他的多情,更多是少年懵懂和对美的向往,放在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这种情感既真挚又受限。 贾宝玉的多情最终指向悲剧。林黛玉因病体虚弱去世,贾宝玉痛不欲生。家族败落,贾母病重,他迫于压力娶了薛宝钗。婚礼当天,贾母去世,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有名无实。抄家之祸让贾府一蹶不振,贾宝玉心灰意冷,最终随一僧一道出家,遁入空门。他的多情没换来圆满,反而被礼教和命运碾碎。有人说,林黛玉的死跟贾探春远嫁异国的安排有关,这加重了贾宝玉的悲痛。他对秦可卿的遐想、对薛宝钗的欣赏,都成了过眼云烟。贾宝玉不是“海王”,他的情感是真,却被时代框住了手脚。曹雪芹笔下的他,是个至情至性的悲剧人物,注定在红尘中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