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宗教身份不是法外之地!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查,佛门背后暗藏多少秘密?今天聊聊一件轰

宗教身份不是法外之地!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查,佛门背后暗藏多少秘密?今天聊聊一件轰动的大事。都说袈裟一披,能隔绝世间一切纷扰,可谁能想到,它根本遮不住那膨胀的金钱欲望啊!60 岁的少林寺“大当家”释永信,这次栽了,被查了!私生子、挪用上亿资产,这位曾经被万人敬仰的高僧,如今可能要面临牢狱之灾。   【从“谣言”到实锤】 就在 7 月 27 号,少林寺管理处正式发布通报,明确指出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寺院资产,还严重违反戒律,和多名女性非婚生子。现在多个部门联合调查呢,结果会向社会公布。 其实早在 2015 年,释永信的弟子就实名举报他“包养情妇、有私生女”。当时官方给出的说法是证据不足。可如今呢,这通报一出来,直接把以前的结论给推翻了。这说明啥?说明以前的监管存在巨大的漏洞啊。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60岁的释永信俗名刘应成,曾任20年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少林寺住持等职。他16岁到少林寺出家,1987年主持寺务,1999年出任方丈,至今已26年。   【寺庙财产归谁?】 很多朋友可能都好奇,寺庙到底算个啥性质的单位呢?方丈在寺庙里又扮演着什么角色,是“老板”吗?其实啊,法律有明文规定。根据《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以及公安部 2004 年的批复,寺庙在刑法里属于“其他单位”。它的财产是公共的,或者是信众们共有的。而住持,也就是方丈,他只是个管理者,可不是所有者。我给大家打个比方,寺庙就像我们住的小区,小区里的财产是全体业主共有的。方丈呢,就相当于小区的物业经理。物业经理要是敢偷业主的钱,那不就是犯罪嘛,和方丈挪用寺庙资产是一个道理。 这释永信可不简单,他通过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公司(他以前持股 80%)控制着少林品牌,一年收入超过 3 个亿,其中门票就占了 60%。所有合作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在海外买地、运营商标这些事,都没有公开审计过。   【释永信涉嫌什么犯罪?】 在法律上,有两种罪名和释永信这种情况相关。第一个是《刑法》第 271 条说的是职务侵占罪,就是把单位的东西占为己有,还不打算还,要是数额巨大,最高能判无期徒刑。第二个是《刑法》第 272 条是挪用资金罪,就是私自挪用单位资金,不过打算还的,最高判七年。 这里有个关键点,就是赃款的来源。“布施”,就是大家捐给寺庙的钱,这钱归寺庙所有。要是有人把这钱占为己有,那就是职务侵占罪。而“供养”呢,是捐给僧人个人的钱,这钱归僧人个人。要是僧人拿这钱养情妇,那只是违反戒律,不构成犯罪。 我给大家分析分析,要是查实释永信把门票、项目资金(这些都属于“布施”)转给情妇和子女,那犯罪金额可能有好几个亿,量刑可能超过十年! 海外资产或成突破口,2015年少林寺花了17.6亿在海外买地建酒店、高尔夫球场。这资金跨境流动,却没有透明记录。要是能证明他挪用了寺院资金,那这就是铁证了。 从法律上,宗教场所免税≠逃避监管!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年收入超50万的非营利组织必须公开财报,但少林寺从未披露资金流向。   【 私生子为何是道德问题而非犯罪?】 通报里明确说释永信“育有私生子”,但是从法律角度来说,除非他涉及重婚罪,也就是和对方登记结婚了,不然这不构成刑事犯罪,只是违反了佛门的戒律。佛门戒律和法律红线可不一样。僧人要是犯了“不淫欲”戒,佛教协会可以按照规定把他“迁单”,也就是开除僧籍。但法律管不了私德方面的事,所以从法律层面,他在这件事上不会受到刑事处罚。   还有大家关心的,谁会是少林寺下一任住持?这得看少林寺内部的选举机制和相关宗教团体的安排了,目前还真不好说。   要是释永信被定罪,那可就成了宗教场所职务侵占罪的典型案例!这案子也提醒大家,功德箱可不是提款机,袈裟也不是免罪金牌!以后,让信仰归信仰,法律归法律。记住了,寺庙的财产是全体信众的,要是发现住持私吞财产,赶紧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