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太监来说,最惨的其实不是净身,而是面对妃子们的无可奈何 春末夏初的北京方砖胡同总飘着股血腥味。 1895 年的小刀刘作坊里,十六岁的王福来正摁着红手印。 契约上写着 "自愿净身,生死不论",担保人是他远房舅舅,一个在御膳房烧火的老太监。 刀子匠刘金宝把 6 两银子拍到桌上,这钱够买三亩薄田,却要换王福来下半辈子的男人身。 手术在砖铺的土炕上做,芝麻秸烧的灰垫在身下,据说能止血。 王福来被捆成粽子,嘴里塞着麻核桃,刘金宝的刀子在火上烤得发白。 后来他才知道,这一刀下去,死亡率不到四成,可活下来的,还有更磨人的日子在等着。 净身师傅会把割下来的东西用油纸包好,放进红布匣子里挂在房梁上。 老太监们说,这叫 "宝贝",将来死了要带着走,好投胎转世做完整人。 王福来的 "宝贝" 被刘金宝收着,说等他发迹了,十倍价钱能赎回去。 可宫里多数太监到死都凑不齐这笔钱,就像他们凑不齐做人的尊严一样。 东汉延熹年间的洛阳城,左悺家的姬妾们正穿着宫里样式的绸缎。 这位被百姓叫做 "左回天" 的宦官,家里养了几十个良家女子,首饰用的金银比公主还多。 她们每天学着宫女的规矩走路说话,却不知道主人要的不是女人,是面子。 左悺的兄弟在地方当太守,抢来的女子更年轻,可左悺觉得还是家里这些像模像样的摆设体面。 后来他倒台自杀,这些姬妾被没入官府,才发现身上的珠宝早就被换成了假的。 同样是宦官,崔玉贵晚年过得实在。 1900 年他把 680 亩地捐给了立马关帝庙,庙里住的都是退休太监。 这些人得先拜道士为师,取个道号,孙耀庭就叫孙善福。 庙里有田有地,太监们每天念经种地,倒比在宫里自在。 可遇上庙会,老百姓还是指着他们背后笑,说这些 "老公" 是断了根的人。 崔玉贵听了只装没听见,他知道自己当年把珍妃推井里时,老百姓骂得更难听。 高力士算是宦官里的能人了。 唐玄宗时,他穿着将军铠甲平定过叛乱,官至骠骑大将军。 可安史之乱爆发,还是得跟着皇帝逃难。 马嵬坡前,将士们杀了杨国忠,非要唐玄宗赐死杨贵妃。 高力士在佛堂外等着,听着里面丝绸撕裂的声音,他知道自己保不住这个女人,就像保不住大唐的江山。 后来新皇帝登基,他被流放到黔中道。 听说玄宗驾崩的消息那天,79 岁的高力士朝着北方哭到呕血,死的时候怀里还揣着半块玄宗赐的饼。 东汉的徐璜就没这么体面。 这位 "徐卧虎" 想向皇甫规要贿赂,人家不给,他就诬陷对方打了败仗。 把堂堂太守扔进工场做苦役,直到大赦才放出来。 可他自己也没得意多久,死的时候金银堆成山,却连个哭灵的亲儿子都没有。 那些过继来的干儿子,忙着把他的宅子改成妓院。 立马关帝庙里的太监们活得更明白。 他们把每月俸禄分成三份,一份交庙租,一份存起来买棺材,剩下的买些纸钱。 初一十五就给关老爷烧香,求下辈子投个好胎。 有个叫刘诚印的太监,在庙里盖了三十多间房,还请了道士教经书。 可他夜里睡觉总磨牙,老太监说这是当年在慈禧跟前受的惊,落下的病根。 王福来后来没赎回自己的 "宝贝"。 他在光绪二十六年的庚子国难里,被乱兵砍死在东华门。 尸体扔在护城河泡了三天,还是庙里的太监偷着捞上来埋的。 埋他的地方连块碑都没有,只插了根写着 "王老道" 的木牌。 就像胡同里那些没来得及赎回的红布匣子,最终都落满了灰。 其实净身那 6 两银子,王福来进宫第三年就还清了。 可身上那道疤,还有别人看他时的眼神,是这辈子都还不清的债。 老太监们常说,进了宫的人,就像被骟了的马,看着再壮实,也只能围着主子转。 就算跑到庙里当道士,道号念得再熟,也瞒不过阎王爷的眼。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