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投降孙权,刘备没有杀糜芳的哥哥糜竺;黄权投降曹丕,刘备没有杀黄权的家人。所以说,刘备是非常仁德的。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曹操勾结孙权,偷袭了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孤军奋战,兵败被杀。 这里面有个直接的原因,镇守江陵的糜芳投降了孙权,还有镇守公安的士仁也投降了。 这导致关羽丢失了大本营,直接无路可退了,最终败走麦城被杀。 其实,只要糜芳不投降,关羽退守江陵,江陵城池坚固,有粮草,还可以坚守一阵子,等待刘备派援军。 糜芳一投降,直接釜底抽薪,把关羽逼上了绝路。 糜芳投降后,糜芳的哥哥糜竺把自己绑了,向刘备请罪。 但是刘备并没有杀糜竺,而是待糜竺和以前一样。 《三国志·糜竺传》记载: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叛迎孙权,羽因覆败。竺面缚请罪,先主慰谕以兄弟罪不相及,崇待如初。 但是,糜竺心里有愧,最终忧郁而死。 同样,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伐吴,夷陵之战惨败,全军覆没。 镇守在江北防守曹魏的黄权,被吴军切断归路,黄权无奈,投降了曹丕。 有人建议刘备杀了黄权的家人,但是,刘备说,是他对不起黄权,没有杀害黄权的家人,和以前一样对待。 《三国志·黄权传》记载: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先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待之如初。 黄权的儿子黄崇,后来跟随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在绵竹抵抗邓艾,战死沙场。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刘备宽厚待人,仁德布于天下,是一位难得的好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