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48岁的王刚娶了36岁的成方圆,有一次,王刚醉酒后对成方圆说:“我只是想要一个我们俩的孩子,你为什么就不能答应呢?”成方圆斩钉截铁:“不行,等我玩够再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事业初有起色的他娶了第一任妻子,两人育有一女。那时候他还不是那个家喻户晓的“和珅”,只是一个兢兢业业跑龙套的演员。 生活不富裕,但一家三口倒也平淡温馨。只是,随着事业的腾飞,彼此的步调开始脱节。最终,这段婚姻走到了尽头,女儿归了母亲抚养。 虽说感情淡了,但王刚一直心系女儿,经常接送她上学,寒暑假也会带她住上一阵子。他是个称职的父亲,却始终遗憾——没有一个儿子。 这个念头,王刚从未在公开场合说过,但在私底下,他常挂在嘴边。 一次朋友聚会,酒过三巡,话题聊到家庭和子女。王刚举起酒杯,眼中竟浮现几分落寞:“我今年快五十了,心里一直有个念想——有个儿子,能叫我一声‘爸’,能继承我这一脉血。” 朋友打趣:“你都一把年纪了,还讲‘香火’那一套?” 王刚却叹了口气:“你们不懂,这不是封建,是一种本能。我姓王,家里几代单传,到了我这儿断了,我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 席间一片沉默,有人懂他,有人笑他,但王刚说这话时的神情,沉静而执拗。 从那之后,他愈发渴望再婚,渴望有个儿子。也正是带着这样的心情,他对成方圆格外珍惜。但两人对于“孩子”这件事,却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最终也成了婚姻破裂的导火索之一。 成方圆却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妻子”。她热爱自由、崇尚个人空间,生活节奏全围绕音乐。她可以为灵感熬夜通宵,也可以为演出飞遍全国各地,甚至几天不着家。 一次王刚醉酒后情绪失控,在家里哽咽着对成方圆说:“我只是想要一个我们俩的孩子,你为什么就不能答应我?”成方圆当场冷脸回应:“不行,等我玩够再说!” 这句话像一道鸿沟,划在了两人之间。王刚内心备受打击,那一晚他喝了整整一瓶白酒,醉倒在沙发上,整个人像散了架一样。 婚后的王刚,逐渐沉迷于酒精的慰藉。他酒量并不大,却爱喝。每逢压力大或心情不佳,便要借酒浇愁。 最让成方圆崩溃的,是王刚酒后的行为。 有一次,两人刚从朋友家聚会出来,王刚突然在高速公路上嚷着要下车,说“车里闷得慌,我要透透气”,吓得司机紧急靠边,成方圆连拖带拽才把他按回座位。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成方圆在一次电话中向朋友哭诉,语气里满是疲惫,“我演完一场音乐会回家,还得当保姆伺候他醉酒?” 起初,她还能劝王刚少喝一些,但次数一多,话说得多了,他反而觉得被管束。两人开始频繁争吵,甚至曾在朋友聚会上当众闹不愉快,让众人难堪。 这段婚姻的致命之处,并不在于某一次剧烈争执,而是日复一日的失望与落差。 成方圆不想被家庭束缚,更无意为“香火”牺牲自己热爱的事业,而王刚则越来越无法忍受一个“总是飞来飞去、不懂安稳”的妻子。 两人的价值观从一开始就背道而驰,只是当初恋爱时被浪漫氛围遮蔽了现实。 2001年初,王刚在接受一次媒体采访时轻描淡写地说:“人这一辈子,不是所有的坚持都会有好结果。” 不久后,媒体传出两人离婚的消息。对此,双方未作过多回应,只由王刚的经纪人发布了简短声明:“和平分手,仍是朋友。” 五年的婚姻,从热烈开始,到无声结束。王刚继续演艺事业,后来再婚并育有一子;而成方圆则回归了自由自在的单身生活,继续她的音乐旅程。 多年后,有记者再次问起这段婚姻,王刚只是淡淡一笑,说:“我没有怨过她,她有她的梦想,只是我们不适合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