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俄军无人机镜头下,两名士兵在红军城市区南部街道的"散步",成为乌军防御空洞化的铁

俄军无人机镜头下,两名士兵在红军城市区南部街道的"散步",成为乌军防御空洞化的铁证。这种异常平静的画面背后,是乌军因补给线被切断和兵力枯竭导致的防线瓦解。自7月23日俄军突击队多路渗透以来,仅9天便控制了市政大楼、火车站等关键节点,证明乌军已无力维持连续防御体系。 俄军的稳步推进揭示其战术升级:放弃巴赫穆特式强攻,采用"外围扫荡-中心渗透"组合拳。主力部队在城区2公里外清除据点,特种部队则潜入制造混乱,配合无人机引导的精准炮击,极大降低了攻城伤亡。这种打法直指乌军软肋——每平方公里仅300名守军的防御密度,根本无力覆盖120平方公里的战区。 补给崩溃加速了红军城陷落。T0515公路被罗金斯克村据点切断,E50公路遭光纤无人机封锁,乌军仅靠人力步行20公里运输补给。前线士兵坦言:"五辆补给车仅两辆能抵达",导致弹药缺口高达60%,精锐部队空有战力却无以为继。更致命的是,11万俄军对3万乌军的兵力差,使乌军无法同时应对城区巷战和外围合围。 红军城的战略价值在于其"东线命门"地位。作为顿涅茨克西部最后堡垒,它控制着三条铁路干线及70%的乌东弹药转运。一旦失守,俄军西可攻第聂伯罗、南可取扎波罗热,乌军将被迫全面转入战略防御。当前该地日均百次交火,占整个东线冲突的50%,足见其战役决定性。 乌军最后的希望在于塞利多韦新防线。但俄军三面压境的态势,加之10月泥泞季前的倒计时,使守军陷入绝境。即便最精锐的第47、72旅等部队仍在城内,饥饿的枪炮也难挡钢铁洪流。 这场战役的本质是后勤现代化战争的残酷教学:再精锐的部队失去补给线,终将沦为包围圈中的数字。俄军以一年时间将红军城炼成"后勤绞肉机",用无人机和钳形攻势证明,当代战场胜负已从火力密度转向物流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