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防不胜防!”浙江,女子逛商场买了2颗话梅,竟然需要支付128元,一斤需要358

“防不胜防!”浙江,女子逛商场买了2颗话梅,竟然需要支付128元,一斤需要3580元,女子碍于面子,只能无奈付了钱!可事后越想越不对劲,在网上吐槽自己遇到了“话梅刺客”,店家看到之后解释:物以稀为贵,一棵树只有6到8颗才能做这种话梅!

女子表示,当时她看见这个话梅,看到价格也不贵,就想尝尝鲜,就拿了两颗,心里还琢磨:再贵能贵到哪去,总不至于上百吧?可她却没看到,标价并不是按斤算,而是按克!

店员接过话梅一称,显示屏跳出来 128,她当场懵了。当众放回去多丢人,只能掏钱认了。

回家后越想越气,拍了梅子和账单发网上,想给大伙提个醒:买之前知道贵,但没料到贵得这么邪乎,劝大家别像她似的好奇,不然准吃亏。

网友说得实在:“再稀罕的话梅也是零食,3580 一斤比牛羊肉贵好几倍,猫腻全在标价上。真要是按颗标明白‘一颗 60 块’,谁还会伸手拿?”

话梅再金贵,终究是解馋的,俩就 128,普通人家哪吃得起?这女的也是,好奇归好奇,拿之前咋不多问一句?不过话说回来,店家要是标价清楚,比如标上 “每颗 60-70 元”,她指定不会拿。

常说 “买的没有卖的精”,现在不少商家就玩这套:贵东西标价藏着掖着,等你拿了、称了才说多少钱。这时候谁好意思放回去?尤其年轻人爱面子,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

有人说 “嫌贵别买啊”,可问题是按照人普通理解都是按斤算,谁知道水有多深?她拿俩时,估摸着撑死几十块,哪想到翻了倍。

其实这事儿里,定价是否合理比价格高低更关键。3580 一斤的话梅,要是真有特殊工艺、稀缺到极致,标清楚了自有愿者上钩。可要是靠 “藏价签” 让人被动消费,就不是做生意,是耍心眼了。

店家要是真觉得自家话梅值这价,就大大方方标出来,按颗标、按克标都行,让人买得心甘情愿,生意才能长久。

不然 “话梅刺客” 多了,大伙逛街都得带着计算器,多累得慌?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