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林辉通讯员张道培任飞
为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传承创新发展,推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7月23日~26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医疗帮扶西部行”活动在贵州省黔南州和云南省红河州顺利进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组织河南、贵州、云南、甘肃4省专家共同完成此次活动,充分发挥国家医学中心优质中医药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助力偏远地区乡村振兴。通过讲学、座谈、义诊、查房、调研等多层次、多维度的活动,增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中西医协同发展水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赵敏,眩晕病专委会秘书长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四区主任张道培,眩晕病专委会青年副主任委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六区主任徐进,青年委员任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病区主任杨伟民,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武文娟,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崔瑾,副秘书长李永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吴元华及其专家团队,龙里县中医院的领导和部分职工;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郭兆刚,中国中西医结合眩晕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委会主任委员秦琼,云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杨艳,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裴永红,开远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普薰莹,开远市中医医院领导班子以及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分别出席两地活动的启动仪式。
赵敏在启动仪式上强调此次活动的宗旨是中医药助力乡村振兴,重要意义是帮助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基层医疗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健康需求,而中西医结合能够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西医精准治疗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适合的医疗服务。
河南、甘肃、贵州、云南4省专家团队在龙里县中医医院、开远市中医医院分别开展理论授课、教学查房、座谈交流、走访查看和健康义诊等丰富多彩的医疗帮扶活动,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作用,当地医院职工和患者反响良好。
基层调研环节,赵敏、郭兆刚、张道培、秦琼、徐进、杨伟民、吴元华、任飞等专家还分别到龙里县龙山镇中心卫生院、开远市乐白道卫生院、羊街卫生院,通过实地走访、现场查看、座谈交流等活动,全面了解基层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人才结构和专科发展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聆听基层医务人员对眩晕专委会帮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据悉,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单位和中国中西医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已经连续多次牵头举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先后到达甘肃省定西市、宁夏自治区银川市、河南省新县、民权县、新密市等,今年再次组织全国专家团队到达云南省开远市、贵州省龙里县等西部地区。
赵敏表示,中国中西医学会眩晕病专委会、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始终坚守中医药人传承创新的初心,不断推进中医药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走基层、实调研、重帮扶,每次都深入到偏远地区乡镇、村庄,助力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特色优势,协助打造基层中医药优势专科专病,充分发挥国家医学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落到实处,为造福人民群众的健康贡献国家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