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从完带汤治头痛看中医治病的辩证思路 血管神经性头痛,在中医里常被归为头风或偏头痛

从完带汤治头痛看中医治病的辩证思路

血管神经性头痛,在中医里常被归为头风或偏头痛范畴。

大多数人会想到:是不是肝阳上亢了?(头胀跳痛、烦躁失眠,用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

或是气滞血瘀了?(刺痛固定、舌暗有瘀斑,用血府逐瘀汤活血通络);

又或是风邪入络?(头痛连及项背、遇风加重,用川芎茶调散祛风止痛)。

甚至为了速效,常会加全蝎、蜈蚣搜风,地龙、僵蚕通络,以为攻得越猛,痛就去得越快。

可偏偏有这么一个病例,把这些常规操作全部用了个遍,结果依然无效。

具体什么情况呢?

先看患者处境:48岁女性,头痛头闷三年,西医诊“血管性头痛”,西药吃了一年没效;中药试过补气养血(比如八珍汤)、活血通络(血府逐瘀汤)、清肝泻火(龙胆泻肝汤),甚至虫类药(全蝎、蜈蚣搜风止痛)都用了,加上针灸按摩,全没用。

能想到的方法用遍了,没有效果,怎么破局呢?得亏遇上了朱进忠老先生。

第一步:从白带多、没力气找出核心病机

患者除了头痛,还有面色虚浮发白、神疲乏力、白带多、月经失调,脉是濡缓的,舌苔薄白。

这组症状一摆,就不是肝火旺、血瘀那套了,而是脾虚湿困、肝气不舒、清阳不升了。

脾主升清,脾虚湿重,清气就没法往上供到头;

肝主疏泄,肝郁了,气也升不起来,反而和湿浊一起堵在头上,所以头闷、剧痛;

白带多、月经乱,也是脾湿+肝郁的结果。

第二步:完带汤为什么能治头痛?——异病同治的底层逻辑

傅青主的完带汤本来是治白带的,白带是脾湿肝郁,湿往下流;现在头痛是脾湿肝郁,痰湿上犯,病机完全一样,只是病位不同(下为白带,上为头痛),所以方可以通用。

看看朱老如何用药?

白术50克、山药、党参、甘草:重补脾,把脾虚的窟窿补上,让脾有力气运化湿;

苍术、陈皮、车前子:燥湿、理气、利小便,把湿邪往外排;

柴胡、荆芥:升散肝气,让郁住的肝气得以上升,带动清气往上走;

白芍:柔肝,防止柴胡、荆芥升得太猛,伤了肝阴。

这堆药合起来,脾健了,湿除了,肝气升了,清气自然能到头,浊湿也往下走了,所以吃6剂,精神、胃口好起来,头痛减了六七成。

第三步:病情会变,方子也得变——复诊的玄机

再吃4剂完带汤,没效果了。这时候摸脉,变成 虚弦而滑:

虚:脾虚太久,气血都亏了;

弦滑:湿邪没全清,反而化成痰了,郁在肝胆里(湿久成痰,肝郁化热,痰气互结)。

病机变了:现在不仅有痰热堵着头,还气血不够濡养头。所以治法得换——补气养血+理气化痰。

朱老的新方案:

黄芪、当归、党参、麦冬、五味子、生地:补气血、养阴,把亏的补上;

竹茹、枳实、半夏、陈皮、茯苓:温胆汤加减,化痰降逆(针对肝胆痰热);

菖蒲、远志:开窍,把堵在头里的痰浊化开,让清窍通利。

吃了10剂,头痛彻底好,就是因为气血补上了,痰热清掉了,头又能得到滋养和通畅。

留给我们的启示:中医看病,看的是人,不是病名

头痛和白带,病名天差地别,但只要 “脾虚肝郁湿盛,清气不升” 这个病机在,完带汤就能用;

病情会演变,一开始是湿盛,后来变成 气血虚+痰热,就得换方,不能死磕一个方;

方子的作用,不是治头痛或治白带,而是调整人体的气血升降、虚实寒热,让身体自己把病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