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彭锡通讯员周世杰)近日,云南大学法学院民族立法调研团赴普洱市宁洱县、普洱学院等地开展了一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探索民族地区法治建设路径,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命。
在普洱学院,调研团与政法学院教师开展了座谈,围绕民族法学教育、科研以及实践等议题交流经验。双方参观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普洱学院在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中的探索成果,为调研团提供了实践参考范式。
之后,调研团奔赴宁洱县开展相关学习调研。在宁洱县民族团结园,调研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历史背景、重要意义以及其所承载的民族团结精神。同时,调研团围绕《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誓词碑文化保护传承条例》,就民族立法群众感知情况展开了实地调研。通过与当地群众面对面访谈的形式,收集群众对该条例的认知、看法以及建议,为后续的民族立法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其间,调研团还在民族团结园内开展了主题学习活动。
在共青团宁洱县委的支持下,调研团围绕民族团结誓词碑文化保护传承条例的落地实施以及相关“铸牢”常态化工作与县团委展开深入交流。共青团宁洱县委详细介绍了当地在推动民族团结誓词碑文化保护传承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显著成效。调研团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与实地调研情况,积极建言献策,双方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民族立法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达成了诸多共识。
据悉,此次实践活动中,调研团通过参观学习、实地调研以及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不仅深入了解了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与民族团结工作,也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调研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民族立法工作的认识与研究,努力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