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美国人在日本有多猖狂。29日,在日本京都进行集体旅行的13岁中国女中学生被美国人打了,还是照女孩脸上打。 提到日本京都,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干净、安全,老街上连个吵架的都少见。可今年七月底,这条规矩被一个美国人打破了。 那天傍晚七点半,中京区一条铺着石板路的老巷里,十来个中国初中生正跟着老师往民宿走。 刚结束清水寺的参观,孩子们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鲷鱼烧,13 岁的女生跟在队尾,正跟同伴数着路边灯笼上的花纹。 一个穿花衬衫的男人突然从巷口的杂货铺后面钻出来。 高个子,黄头发,胳膊上纹着看不懂的图案,直奔队尾的女生去。 没等任何人反应过来,他抬手就往女生脸上扇了一巴掌。 声音脆得像摔了个玻璃杯,女生手里的鲷鱼烧掉在地上,捂着脸蹲下去,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干什么!” 带队的张老师是个体育老师,两步跨过去,胳膊肘顶住男人后腰,把他按在墙上。 旁边几个男生吓得尖叫,巷口开杂货铺的老婆婆探出头,举着手机哆哆嗦嗦地按了报警键。 十分钟后,两辆警车闪着灯停在巷口。警察查了男人的护照,36 岁,美国人,签证是旅游签,已经在大阪住了半个月,说是来 “寻找艺术灵感”。 到了警局,男人对着翻译器喊:“我没有!是她挡路!” 可跟着去作证的五个孩子都一口咬定,是他主动冲上来打的人,张老师的手机里还有按倒他时的录像,虽然没拍到动手瞬间,但能看到男人挣扎时的凶样。 消息传到国内,家长群里炸了锅。 李女士是被打女生的妈妈,连夜找了懂日语的朋友,想问问能不能请律师。 有人翻出日本的法律条文,说这种情况可能算 “暴行罪”,最高能判两年,还能罚五十万日元,要是能证实,说不定能把人赶走。 可懂行的朋友泼了冷水:“难。去年冲绳有个美军士兵喝醉了,在便利店把店员打了,日本警察抓了又放,最后还是美军自己处理的,就赔了点医药费。” 这话没错。查资料才知道,日美有个 “地位协定”,美军在日本犯了事儿,日本警察没资格直接判,得美国那边同意才行。 时间长了,连带着对其他美国人,日本警察办案都格外 “小心”。 就像 2023 年,一个美国游客在东京地铁里抢了老太太的钱包,被乘客抓住送警,最后也因为 “证据链不完整” 放了,老太太到现在没拿到赔偿。 这次打人的虽然不是美军,但警察调查起来明显费劲。 第二天,警察去了男人住的大阪民宿,老板说他每天早出晚归,带回来的速写本上画的都是乱七八糟的线条。 又去了他说去过的京都美术馆,监控里只看到他在雕塑区待了十分钟,表情很烦躁。 被打的女生第二天没去参观,在民宿里待着。张老师联系了国内的心理老师,每天视频半小时,教她做呼吸练习。 女生说,一闭眼就想起那个男人的脸,不敢一个人待着。 家长们商量着要不要联系中国驻日领事馆。有人查到,2019 年有个中国游客在奈良被英国人推搡,领事馆介入后,对方很快赔了钱。 可这次是打人,性质更严重。 游学机构那边也有了动静,负责人发了公告,说以后每个团除了带队老师,再配一个退伍军人当安全员,出发前还要做三天安全培训,教孩子们遇到危险怎么跑、怎么喊。 那个美国人被拘留了五天,警察说 “还在收集证据”。 有小道消息说,美国领事馆的人去警局看过他,具体说了什么没人知道。 七月三十一号,游学团按计划回国。 被打的女生戴着口罩,由张老师牵着走特殊通道出的机场,李女士早就等在那儿,抱着女儿哭了半天。 现在快一个月了,日本那边还没消息。有人说,可能就罚点钱了事,毕竟对方是美国人。 也有人盼着能不一样,“总不能打了人就白打,还是个孩子”。 巷口的杂货铺老婆婆后来在门口装了两个监控,对着石板路。 她说:“以前觉得京都不会有这种事,现在才知道,安稳日子得自己盯着。” 这事看着真让人窝火,一个大男人对十三岁孩子动手,不管在哪都没道理。 京都一直给人治安好的印象,出这种事确实意外,但更让人在意的是后续处理。 听说那美国人还不承认,现场又没监控,全靠老师学生作证,跨国取证本来就难。 再想到以前驻日美军犯事常不了了之,难免让人担心这次会不会也轻描淡写。 家长肯定急坏了,好好的研学变成这样,换谁都受不了。 研学机构确实该加把劲,安保措施得跟上,不能光想着带孩子看风景。 日本网友说的也有道理,外国人犯事处理起来总拖拖拉拉,语言不通不是借口,规矩面前该一视同仁。 希望警察能给力点,不管哪国人,做错事就得担责,尤其对孩子动手,绝不能姑息。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