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天塌了,特朗普为了顺利访华,给赖清德下了一道死命令。赖清德没有想到,特朗普真的就此一退再退,对于出席九三胜利日大阅兵纪念活动很感兴趣。收到中方邀请后,特朗普直接表态“可能会应邀访问中国”,对于我国来说,“特普会”和中美俄三国领导人同框同台毫无疑问标志着中美俄三方关系在谋求确定性之上更进一步。 但这对于“台独”分子来说,这个消息却并不十分利好,因为美国和大陆越近就意味着会和台湾越远,而赖清德又不好拿捏特朗普的心理态度,两相结合之下,赖清德只有更加卖台求荣这一条路。 赖清德的尴尬处境本质上是美国战略调整的牺牲品,特朗普为了顺利访华,需要一个稳定的中美关系环境,而“台独”议题恰恰是最容易刺激中国的敏感点。就像美国在历史上对待南越、阿富汗那样,当台湾不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时,被抛弃是必然的。 赖清德可能没想到,他精心策划的“倚美谋独”策略,在特朗普眼里不过是谈判桌上的筹码。为了换取中国在经贸、地缘政治等领域的合作,特朗普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台湾的“国际能见度”。 在这种压力下,赖清德只能选择更加激进的“卖台求荣”。一方面,他拼命向美国输送利益,试图用金钱换取政治支持。比如,台当局近期传出计划向美国采购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包括海岸防御巡航导弹和火箭炮系统。 这些军购案表面上是“强化防务”,实际上是把台湾老百姓的血汗钱拱手送给美国军工集团。更离谱的是台当局还计划将台积电等核心产业以投资或合资的方式向美国转移,美其名曰“供应链安全”,实则是将台湾的经济命脉交到美国人手里。 另一方面,赖清德在岛内进一步推行“去中国化”政策,试图通过文化洗脑巩固“台独”基本盘。他篡改教科书,淡化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联系;纵容网军抹黑大陆,制造两岸对立;甚至抛出恢复“军事审判制度”的荒唐提议,让岛内民众惊呼“白色恐怖重现”。这些举动看似强硬,实则是在为自己的政治生命续命,试图在中美关系变化的夹缝中寻找生存空间。 然而,赖清德的这些努力注定是徒劳的。美国对台湾的态度从未改变——利用价值大于实际利益。就像当年南越政权被美国抛弃后,迎接他们的是“西贡铁拳”;阿富汗傀儡政府在美国撤军后,官员们从运输机上跌落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现在轮到台湾,当美国与大陆的关系越走越近时,台湾的“战略价值”正在迅速缩水。特朗普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种表态已经释放出明确的信号:美国不会为了“台独”分子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 对赖清德来说,更致命的打击来自岛内民意。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看清了“台独”的本质——牺牲台湾利益换取个人政治资本。据岛内民调显示,超过六成的民众反对赖清德的“倚美抗中”政策,认为这会将台湾推向战争边缘。 最近台湾农民因反对美国农产品进口举行大规模抗议,工人团体因经济衰退上街游行,这些都反映出民众对赖清德当局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赖清德的“卖台求荣”不仅得不到国际支持,反而会加速岛内社会的撕裂。 历史的教训已经很清楚:任何试图分裂国家的行径,最终都会被历史的车轮碾碎。特朗普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进入新的阶段,而“台独”分子的末日也越来越近。 赖清德如果继续执迷不悟,等待他的将是与南越、阿富汗傀儡政权同样的下场——被美国抛弃,被历史审判。而台湾的未来,只能是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大势所趋。 来源:中国台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