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得漂亮!”江苏南京,一男子去路边买西瓜,问完价格后觉得贵就没买,没想到,竟被摊主追着骂,男子气不过,就花4900元买了辆三轮车,又批发了一车西瓜摆在隔壁,按照批发价来卖,以此来抢对方生意,不料,忙活一晚上,最后却发现亏本79元,可男子却觉得挺开心的!
据8月1日报道,江苏南京一男子忙碌一天之后,流水盘点下来净亏79元。可这位男子看着账本,脸上非但没有沮丧,反而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这实在是一笔奇怪的生意,亏了钱,人却无比舒坦。要看懂这份开心,得先算清他为这场“生意”付出的另一笔惊人成本。
这笔账要从几天前的当街辱骂说起,那天晚上这位父亲在烧烤摊给孩子买了些吃的,想着再买个西瓜解暑。他走到对面的瓜摊,照常询价:“有籽的怎么卖?无籽的多少钱一斤?”听完报价又看了看瓜的品相,他觉得不太划算,便打算离开。这本是买卖中最寻常不过的一幕,谁知却点燃了摊主夫妻的无名火。
他们咬定“问了价就必须买”,随即开始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追逐和辱骂。从摊位前到马路边,恶毒的言语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一个父亲在孩子面前的尊严。即使后来警察到场调解,那对夫妻的叫嚣也未曾停歇。对任何一个要脸面的人来说,这种羞辱都足以点燃心里的全部怒火。
这口气他咽不下去,一个反击计划在他心里迅速成形。这绝非一时冲动,而是一次倾注了心血的“重资产”行动。他先是花了4900元,买下一辆崭新的电动三轮车,这辆车就是他捍卫尊严的“战车”。
紧接着他开着车直奔批发市场,投入流动资金,批了足足100多个西瓜。他的妻子和孩子也加入了进来,一家三口在公园旁,花了两个多小时,把每个6到10斤不等的西瓜逐个称重,再用笔歪歪扭扭地标上价格,然后重新装车。
一切准备就绪,反击的阵地就选在原先那对夫妻的摊位隔壁,一个正面“对峙”的阵势瞬间拉开。他的战术简单而直接:所有西瓜,全部按照批发市场的进价卖。他甚至在群里广而告之,明说自己“绝不赚差价”,摆明了就是要砸烂对方的生意。
有趣的是前来光顾的大多是附近的学生。看到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这位父亲想到了自己正在读大学的孩子,心里除了复仇的快意,竟也生出了一丝温情。他一边忙着切瓜、称重、收钱,一边和学生们笑着聊天。
夜深了瓜卖完了,他的目的也达到了。可最后清点流水时,他才发现不对劲——白忙活一场,还倒亏79元。原因很快就找到了:在批发市场,西瓜是连着纸箱一起称重算钱的;而他卖给学生时,心一软,不仅没赚钱,还把每个纸箱的“隐形重量”都自己承担了。
面对这个结果,他却看得极开,坦言“没考虑那么多,就想争口气”。那份大仇得报的舒畅,早已超越了金钱的价值。尤其是看到学生们买到便宜西瓜时的笑脸,他觉得这79元亏得实在太值了。这笔账算下来,他用一笔并不算小的金钱投入和79元的直接亏损,换回了内心的平衡和被捍卫的尊严。
这笔看似亏本的买卖,其实是一次无比成功的“情感投资”。这场由一个西瓜引发的风波,就是“不蒸馒头争口气”这句老话最生动的现代注脚。它藏着一个普通人最真实的情绪:被冒犯后的不甘,和捍卫自己尊严时的那股倔强。
他的方式或许冲动,却也足够坦荡。那么当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不公时,是会选择忍气吞声,还是会像这位父亲一样,用自己的方式,去争回那口“气”呢?这笔关于尊严的账,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算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