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85岁的九墨和尚收留一个姑娘,还把自己的一身轻功传给了她,但没想到几年后,这个姑娘却让他后悔不已。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山西天镇县二沟村有个叫九庵庙的地方,住持是个叫宋九庵的老和尚,已经八十五岁了。他年轻时候练过武,特别是一身轻功,在当地有点名气,不过后来就隐居在庙里,过着清苦日子。1968年的一天,他发现庙门口有个昏过去的年轻姑娘,大概二十出头,衣服破破烂烂,看起来挺惨的。老和尚心软,就把她救醒,给她吃的喝的。她醒了后说自己叫宋莲萍,父母早没了,无家可归,一路讨饭才倒在这里。宋九庵信了,就让她在庙里暂住养身体。 那年头物资紧缺,多张嘴吃饭不是小事,可老和尚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宋莲萍住了段时间,身体好转了,但她对庙里的素食不满意,老嘟囔着没油水。有一天,她无意看到宋九庵在练功,那老头子年纪一大把,还能跳上高墙,在墙头走来走去,像没事人一样落地。她眼睛亮了,马上跪下求老和尚收她为徒,说自己一个女孩子在外头不安全,想学点防身的本事。 宋九庵起初犹豫,他一身功夫是家传的,不轻易教人,但想想自己岁数大了,这绝活要是失传了可惜,就答应了,只教她轻功,不传其他。宋莲萍学得快,天赋不错,苦练两年,基本掌握了要领,能从三米高的地方跳下来不伤筋骨,还能在墙上跑几步借力翻过去。老和尚看着也挺满意,以为帮了个好人,谁知这姑娘心眼不正。 其实宋莲萍的来历不是她说的那样。她家在太原,父母都是老师,家庭条件还行,但她从小娇生惯养,脾气倔,初中毕业后不愿去分配的工作地内蒙古插队,和家里闹翻了,就离家出走。流浪到天镇县,确实饿晕了,但她骗老和尚说孤儿,就是不想回家。学功夫的时候,她只盯着轻功学,不感兴趣其他拳脚,因为她心里早有打算,用这本事干点见不得光的活。两年后,1970年,她觉得学够了,一天夜里悄悄溜走,顺手偷了庙里所有香火钱,三百块左右,那可是老和尚攒了好多年的,够一个工人两年工资。她这一走,老和尚气坏了,马上报案,但人早没影了。 更让他睡不着觉的是,怕这姑娘用功夫去害人。果不其然,宋莲萍去了石家庄,开始她的盗窃生涯。她发现火车上旅客多,行李贵重,就想出个损招:买票上车,夜里爬到车顶,用钩子从天窗或车厢缝隙钩行李,得手后在田野地段跳车,利用轻功落地不伤,跑掉。头几个月,她作案十多起,偷了上万元的东西,包括手表、现金、名牌商品,低价卖到市场,闹得人心惶惶。铁路警方傻眼了,这种手法太新鲜,抓不着人。 1971年,他们终于查到她住处,围捕时,她从三楼窗户跳下去,在包围圈里窜来窜去,翻墙上屋顶,警察追不上,眼睁睁让她跑了。她胆子更大了,1972年瞄上访华的外国代表团,偷了瑞士表和外币,但这次运气差,被保镖发现,开枪打中胳膊。她带着伤找小诊所治,医生觉得可疑,报了警。警方这次准备足,围了诊所,她再想用老招跳窗逃,警察直接开枪,击中要害,当场死了,才24岁。 这事儿传开后,警方查了她底细,原来不是孤儿,父母健在,她离家就是因为叛逆,不肯听话。宋九庵听说后,悔得肠子都青了,他把剩下点钱上交政府,自责教错人,直到1975年去世,还念叨着这事。说白了,这故事挺让人唏嘘的,老和尚一片好心,想帮人,结果养了个白眼狼。宋莲萍本事学到了,却没学到做人的道理,用功夫偷东西,害人害己。那个年代,社会动荡,很多人迷失方向,她就是个例子,本来家庭不错,却走上歪路。轻功这玩意儿,本是防身健身的,被她用来犯罪,警方费了好大劲才止住。 如果老和尚不教她,她可能就老实回家了,不会闹出这么多案子。反过来,老和尚也太心软,没看清人品就传艺,后悔一辈子。这提醒大家,帮人得看对象,别好心办坏事。宋莲萍的案子在当时成了典型,铁路上加强了安保,旅客也警惕起来。直到现在,提起女飞贼,好多人还记得她那身轻功,可惜用错了地方,年纪轻轻就没了命。生活里,总有这样的事儿,好心不一定有好报,但也不能因为怕,就不帮人,得擦亮眼睛。宋九庵的庙还在那儿,静静的,但故事流传下来,让人警醒,功夫再高,也得有底线,不然就是自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