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与宋美龄同年生死,106岁,生了13个博士,美国总统都为她祝寿!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897年,中国江苏如皋,一个开明的富裕家庭里,一个女孩诞生了,她名叫王淑贞,家中经营盐粮生意,衣食无忧。 不同于那个时代大多数女孩,她没有缠足,也没有早早出嫁,而是被送入女子学堂,学习诗书、外语、历史与地理,她的父亲认为,女子也应有学识,这段求学经历,为她此后的人生,埋下了根系深厚的教育信仰。 二十岁,她嫁入同为商家的李家,与丈夫李浩民育有十三个子女,他们先后定居南通、苏州,后迁台湾。 家庭富裕,子女聪慧,生活井井有条,她信佛、勤俭,操持家务之外,常用毛笔抄经,书法清秀,生活里一切自有节律,家中常有人在念书,也常有人病倒,她是唯一的稳定核心。 1949年年初,太平轮沉没的消息击碎了宁静,她的丈夫李浩民在那场灾难中遇难,尸骨无存,一封电报,一只海滩漂来的皮箱,成为全部线索。 那一年,她五十二岁,留下十三个子女,大儿已成年,幺女尚在襁褓,家业崩溃,债务压顶,生活从此翻覆,她没有哭,也没有求援,只是接管一切。 她卖掉田产、首饰,带着孩子们搬入桃园郊区一处破旧房屋,日夜操劳,她给自己制定了严密的作息,凌晨四点起床,煮粥洗衣,夜里陪孩子读书到深夜。 家中只有一张书桌,孩子们轮流写作业,一件衣服兄弟姐妹们轮流穿,打满补丁,洗得干净,她严厉地守着一条家规:做人清白,做事专心,不许偷懒,不许说谎。 她没有系统的育儿理论,也没有外部援助,却坚信孩子们必须读书,饭可以省,书不能断,她用结婚时的金簪换来八十美元,用手帕包好交给小儿子李昌钰,供他申请留学。 她自己学英语、背单词、听广播,为了能理解孩子们的课程内容,她不识英文字母,却强迫自己跟着收音机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学,不为自己,只为不拖孩子的后腿。 在台湾的日子持续十余年,孩子们逐步成长、出国,1960年,她决定移民美国,当时她已六十二岁,不会英语,没有背景,只凭意志拿到绿卡。 在美国,她坚持过春节贴“福”字、做中餐、讲家乡话,要求每个孩子在家里必须讲中文,跪拜祖先,她说自己不是美国人,也不愿做美国式的母亲。 孩子们没有辜负她的付出,十三人,十三个博士,涵盖商学、工程、医学、法学等多个领域。 其中最著名者李昌钰,后来成为康涅狄格州警政厅厅长,主持破案数千起,赢得“华人神探”之称,他曾说,自己一生最敬佩的人就是母亲。 1997年,王淑贞百岁,克林顿总统夫妇亲自致信祝寿,纽约市长也派人送来贺礼,那天她穿着蓝布褂,亲手指着墙上一排排博士证书,一张张大学毕业照,说这才是她一生的成就。 康涅狄格州议会设立“李王岸佛日”纪念她的百岁精神,她从未从政,也非社会名流,却以一己之力赢得国家级的礼遇。 她去世于2003年,享年106岁,那一年,同样106岁的宋美龄在纽约辞世,两个女性,同年生死,一个站在政治权力中心,一个扎根家庭泥土中。 王淑贞没有留下遗嘱,只叮嘱后人将她骨灰撒入大海,她说自己是从那边漂来的,也要从那边漂回去。 她的孩子们分布世界各地,她的孙辈遍及学术、商界与公共事务,他们说家中最响的不是训斥,而是一句句平实的话语与一盏盏煤油灯下的身影。 王淑贞没有留下豪言壮语,也未曾出版一本育儿书,却用106年和十三个孩子,书写了一段跨越世纪的教育传奇。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百度百科——王淑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