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柬埔寨其实对中国人非常不友好,去柬埔寨旅游,中国游客过海关要被收小费,日本人从来

柬埔寨其实对中国人非常不友好,去柬埔寨旅游,中国游客过海关要被收小费,日本人从来不会被问要小费。 这事不是个别现象,很多中国游客都遇到过,护照里夹1美元成了“潜规则”,不给就可能被刁难,比如故意拖延时间、反复检查行李,甚至直接开口要钱。 这种区别对待的根源,和柬埔寨海关内部的腐败生态密切相关。当地公务员的基本工资极低,很多基层海关人员每月收入不足200美元,而索要小费成了他们心照不宣的“灰色补贴”。 但为什么偏偏针对中国游客?这和旅游市场的结构有关。中国是柬埔寨最大的游客来源国,每年有数百万人次入境,庞大的客流量让海关人员形成了“柿子挑软的捏”的惯性思维。 反观日本游客,由于人数较少且日本政府对海外公民权益保护力度大,海关人员不敢轻易招惹。更关键的是中国旅行团为了节省时间,往往主动要求游客准备小费,甚至出现过领队强行收取小费交给海关的情况,这种“集体行贿”进一步固化了这一潜规则。 更值得深思的是,柬埔寨海关对中国游客的刁难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操作流程。在金边机场,某些海关柜台会故意让中国游客排到特定窗口,而日本游客则被引导到其他通道。 如果游客拒绝支付小费,就会被以“签证有问题”“行李超重”等借口带到小黑屋,虽然最终不会真的扣留,但这种心理压迫足以让大多数人妥协。 更讽刺的是,柬埔寨移民局的柜台上明明贴着“此处无需支付小费”的中文提示,但这张纸反而成了海关人员测试游客底线的工具——当游客指着提示牌理论时,对方会阴阳怪气地说:“那你去投诉啊,看看有没有人管。” 对中国游客来说,这种歧视性待遇带来的不只是经济损失,更是尊严上的伤害。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过类似经历:明明看到日本游客轻松过关,自己却被反复刁难。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种现象正在形成恶性循环——当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支付小费,海关人员的胃口也越来越大,从最初的1美元涨到5美元,甚至出现过索要20美元的案例。而日本游客由于始终保持零支付的习惯,反而让海关人员逐渐放弃了试探。 要打破这种局面,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中国游客应增强维权意识,遇到索贿时不要妥协,而是用手机记录下柜台编号和工作人员证件号,通过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的投诉渠道反映。 其次中国旅行社应停止“小费潜规则”的暗示,拒绝代付小费。更重要的是中柬两国政府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比如在机场安装透明化的通关监控系统,或者推动柬埔寨海关人员薪资改革,从源头上消除腐败动机。 毕竟,当一个国家的国门变成“收费站”,受损的不仅是游客的体验,更是整个国家的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