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于7月29日直扑浙北洋山水域。面对带着未尽狂怒的“竹节草”,洋山镇政府致电洋山港海事局,需要将原本靠妥大洋山渔港水域的42艘渔船停泊至小岩礁港池。洋山港海事局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过科学调度与多方协作,成功组织42艘渔船和已在小岩礁港池锚泊的66艘渔船安全有序停泊,并顺利转移118名渔民安全上岸。
小岩礁港池水域是各类船舶避风的安全港湾,但是小岩礁港池避风水域狭小、船舶种类杂、船舶数量多。为此,洋山港海事局实施“分区定船”组合化避风管理模式,划定渔船、工程船、应急船、港作船、公务船、客船等六类停泊区,渔船避风水域实行集中停靠和“定位船”制度,每组渔船水域留足应急力量,落实叫应机制,实施精细化管控。
避风渔船有序停泊妥当后,除留足应急力量之外,其余118名渔民需要转移上岸。洋山港海事局指挥中心和东海大桥海巡执法大队通力协作,采取三重保障措施为民生安全筑起坚实的海上屏障。
洋山港海事局一方面精准调度,五趟拖轮接力转运。该局发挥核心枢纽作用,第一时间协调辖区专业拖轮投入人员转运,累计执行5航次,平均单航次转移20余人,开辟高效海上撤离通道。另一方面,全程守护,安全细节筑牢防线。洋山港海事局对转运全程实施严密监护,海事执法人员登轮检查,保障救生设备“双保险”,确保转运拖轮自身配备足额救生衣的同时,额外调拨一批专用救生衣随船保障,做到“人手一件、穿戴到位”,为转移人员提供双重防护,并且协商洋山镇政府指派1名工作人员全程随船保障。与此同时,高效协同,彰显应急担当。海事部门建立转运人员信息登记制度,航行途中密切关注渔民状态,联动地方政府提供秩序维护与应急支援。
目前,洋山港海事局持续强化辖区水域监控与应急力量部署,全力保障台风过境期间海上安全态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