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不清了!广东,为了应对基孔肯雅热,中山大学的副教授带着学生团队,跑到佛山,往积水里倒进一群群芝麻大的蚊子,以此来遏制其他的蚊子。
这些被放出来的是华丽巨蚊的幼虫,专吃传播基孔肯雅的伊蚊幼虫,一只华丽巨蚊幼虫能吃掉上百条伊蚊幼虫。
可等它们长大变成蚊子,反而不吸血,人家改吃素,吸花蜜过活。
基孔肯雅热这病听着陌生,中招了可遭罪,突发39度高烧,关节疼得像被锤子砸,浑身还起红疹子。所以为了灭蚊,真是把能用的招都用上了。
有网友觉得,这招“以蚊治蚊”有份巧劲儿。以前灭蚊主要靠喷药,可化学药剂用多了,蚊子产生抗药性,还污染环境。
华丽巨蚊是生态链里现成的“杀手”,专盯着伊蚊幼虫下嘴。去年巴拉圭因此死了33人,法国留尼汪岛三分之一人口感染,要早用这法子,说不定少遭罪。
成本账也划算,中山大学蚊子工厂能批量繁殖幼虫,一卡车运到孳生地直接投放。比雇人翻盆倒罐省钱,比天天喷药持久。
佛山三水选南山镇试点,就因为那儿树洞竹筒多,人工清理难,正好让巨蚊幼虫驻守“敌营”。
以前一提蚊子人人喊打,现在得分益虫害虫。就像农田里害虫天敌成了宝,城市也得学会“与蚊共生”。
毕竟该灭的蚊子要灭,该用的蚊子也要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