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国力,已经支撑不住如此广袤的国土面积了,它现在就是在硬撑。苏联时期可以通过强大的国力确保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正常运转。但是自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已经无力经营远东地区了,只不过它仍然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 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大得离谱,横跨欧亚大陆,占了地球陆地面积的近1/9。可这看似威风的版图,其实藏着个要命的死循环——越扩越大,越大越不安全,越不安全就越要扩。 这事儿得从沙俄时代说起。当年伊凡雷帝派哥萨克往东打,一路从乌拉尔山杀到太平洋,靠的是啥?火枪大炮对西伯利亚原住民的降维打击。那时候扩张就像滚雪球,打下一片地就设军事据点,再抓农奴种地供粮,形成“以战养战”的套路。 可这种模式有个致命伤:边境线越长,驻军和补给的压力就越大。西伯利亚的冬天冷得能冻裂钢铁,沙俄得年年往苦寒之地运粮食、修驿站,国库就像漏了底的桶,钱哗哗往外流。 苏联时期,这套玩法升级了。斯大林用计划经济把全国资源攥在手里,西伯利亚的石油、天然气、木材被疯狂开采,用铁路和管道源源不断往欧洲送。那时候远东虽说人口少,但靠着国家强制移民和军工项目,好歹能维持运转。 可苏联一解体,这摊子立马散架了。俄罗斯继承了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却没继承苏联的工业体系和财政能力。远东地区一下子成了烫手山芋——6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平方公里才1.1个人,好多城镇成了“鬼城”,连基本的公路和电网都年久失修。更要命的是,年轻人像候鸟一样往欧洲部分跑,2024年远东人口又减少了3万,剩下的大多是老人,种地挖矿都没人手。 普京不是没想过办法。2016年推出“远东一公顷”政策,白送土地吸引移民,结果5年下来才招来几万人,还不如每年流失的多。为啥?远东的冬天零下四五十度,基础设施差得离谱,很多地方连像样的医院和学校都没有。你就算给块地,没电没路没暖气,谁愿意去当“现代拓荒者”? 再看经济,远东虽说资源丰富,但开采成本高得吓人。西伯利亚大铁路都用了100多年,运量早就饱和,新修一条铁路的钱俄罗斯根本掏不起。结果就是石油天然气挖出来运不出去,只能低价卖给中国,赚的钱还不够填基础设施的窟窿。 更雪上加霜的是俄乌冲突。打了两年半,俄军每天烧钱如流水,炮弹消耗比苏联时期全年产量还多。为了撑下去,俄罗斯不得不把远东的驻军往欧洲调,导致边境守备空虚。 与此同时,西方制裁让俄罗斯的石油收入腰斩,卢布汇率坐过山车,连进口零部件都成问题。远东的工厂本来就靠进口设备维持,这下直接停工。更讽刺的是,俄罗斯越虚弱,周边邻居越不安分。日本盯着南千岛群岛,中国在远东的投资越来越多,虽说签了一堆合作协议,但俄罗斯心里明镜似的——这哪是开发,分明是用经济渗透换资源控制权。 现在的俄罗斯就像个背着巨型龟壳的赛跑者,壳越大跑得越慢,还得时刻防着壳被人撬。它不是不想停,而是停不下来。 远东的土地虽然守不住,但一旦松手,连锁反应会比苏联解体还可怕。西伯利亚的资源要是被周边国家分食,俄罗斯连当“资源奶牛”的资格都没了。所以普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扩,在乌克兰战场上抢土地,在远东搞“向东转”,可每一步都透着股子悲壮。 就像当年沙俄为了保克里米亚,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现在的俄罗斯说不定哪天就得在远东做类似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