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中国向前发展的压根不是间谍!当中国国内还有大把声音在指责《南京照相馆》和《731》是“仇恨教育”时,日本人已经要求本国教育机构全面封杀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载和宣传了! 更让人愤慨的是,2023年日本文部省审定通过的小学教科书中,“慰安妇”这个词几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战时女性动员”这种模糊的表述。 去年,一位日本议员在公开演讲中声称“日本当年是为了保护亚洲才发动战争”,台下竟然响起了掌声,这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真相在日本右翼的操纵下,正在被一点点篡改。 当中国学者拿出拉贝日记、马吉牧师的纪录片等第三方证据时,他们又耍无赖说“西方人不懂亚洲”。这种选择性失明,简直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年轻人天天刷手机,如果总被这些虚假信息包围,时间长了,真可能连祖宗的苦难都忘得一干二净。 日本右翼拼命改历史,说白了就是不敢面对自己当年的罪行。他们害怕年轻人知道真相后,会觉得这个国家不光彩,于是干脆把历史改得“好看”些。 可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反而让全世界都觉得他们不真诚。 看看德国,人家当年犯下大屠杀的罪行,现在是真真切切地认错,教育里把纳粹的罪行讲得明明白白,反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南京大屠杀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30多万个家庭的破碎,是无数母亲失去孩子、孩子失去父亲的人间惨剧。 如果连我们自己都忘了,那些死难的同胞不就白死了吗?记住历史,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当然,也有人因为不想面对痛苦,所以不愿意提这段历史。这能理解,但不能因为疼就假装没发生过。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诚实,它就会告诉你该怎么走;你要是骗它,它早晚有一天会让你摔跟头。 《南京照相馆》里罗瑾冒死保存照片的故事,比课本上的文字更能打动人。 VR技术复原1937年的南京城,让学生“走”在当年的街道上,看看战前的南京是多么繁华,再看看战争来了之后变成什么样。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肯定比看书本深刻得多。 咱们记历史,是为了警惕战争,不是为了恨某个国家的人。咱们自己得把这段历史揣在心里,不是为了记仇,是为了让和平能真的长久。 毕竟,谁也不想再看到,纪念馆里的照片,变成现实里的场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