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太聪明了!”苏州有个女老板,发现车间温度飚到了四十多度,风扇根本不管用,但停工

“太聪明了!”苏州有个女老板,发现车间温度飚到了四十多度,风扇根本不管用,但停工呢又影响进度。于是她想了一个法子,让员工们早上四点半上班,给员工早上做的极其丰盛,然后十点半下班。掐掉吃饭半小时,员工全勤时间变成只有六个半小时,但她不计较。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这家工厂在苏州郊区,厂房是铁皮屋顶,一到夏天简直就是个大蒸笼。前几天气温飙到40多度,车间里更是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工业风扇开到最大也只能吹热风,移动空调杯水车薪,要想彻底改造厂房装中央空调,少说也得几十万,对小厂来说实在吃不消。 女老板姓王(化名),在这行干了十几年。她发现最近工人状态很不好,有两个已经中暑请假了,剩下的虽然还在坚持,但明显有气无力,有的甚至趴在工作台上打瞌睡。 “这样下去不行啊,人都快熬不住了。”王老板心里犯嘀咕。订单还有一大堆,停工损失太大,可继续这么硬撑,工人身体吃不消不说,效率也上不去。 思来想去,她突然灵机一动:既然白天太热,那就避开最热的时段呗! 第二天,她把新规定贴了出来:从明天起,大家早上4点半上班,10点半下班。算下来,扣掉吃饭时间,实际工作只有6个半小时。 工人们一开始还有点懵,有人担心工资会不会少。王老板马上表态:“工资一分不少,而且早餐我包了,保证让大家吃得饱饱的!” 新作息实行的第一天,凌晨4点,厂里的灯就亮了。王老板比工人来得还早,食堂里已经准备好了热腾腾的包子、豆浆、鸡蛋,还有小菜。 “这个点儿确实凉快,干活都有劲儿了。”老张师傅(化名)边吃早饭边说。清晨的车间温度只有20多度,和白天简直是两个世界。 到了10点半,太阳开始发威的时候,工人们已经收工了。回家洗个澡,睡个午觉,下午还能陪陪家人,日子过得比以前舒坦多了。 最让人意外的是,虽然工作时间短了,但产量不降反升。原来在高温下,工人们虽然在岗时间长,但效率很低,现在精神状态好了,手脚麻利,活儿干得又快又好。 一个月下来,订单全部按时完成,客户零投诉。工人们的精气神也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总是愁眉苦脸,现在见面都乐呵呵的。 “王老板这招绝了!”隔壁厂的老板来取经,“我们还在那儿死撑,人家早就想出妙招了。” 其实这个办法说穿了也不复杂,就是错峰上班。但很多老板就是转不过这个弯,总觉得工作时间短了就是吃亏。 王老板算了笔账:装空调要几十万,每月电费又是一大笔开销。现在这样,不用额外投入,工人满意,产量还提高了,何乐而不为? 有个细节特别打动人。有天早上下大雨,王老板担心工人淋雨,特意开车去接住得远的几个工人。“都是出来打工的,不容易。”她说得很平淡。 工人们私下里都说,跟着这样的老板干活,心里踏实。有个小伙子原本打算跳槽,现在打消了念头:“这么好的老板,打着灯笼都难找。” 王老板的做法其实给所有企业管理者上了一课,管理不是死板的教条,而是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面对困难,与其硬碰硬,不如换个思路。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如王老板常说的:“机器坏了可以修,人要是累垮了,啥都完了。”这话虽然朴实,却道出了管理的真谛。 在王老板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聪明的解决方案,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当老板真正为员工着想时,员工自然会用心回报。 这种双赢的局面,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技术可以学,设备可以买,但人心却是花钱买不来的。 如今,王老板的工厂订单稳定,工人流失率几乎为零。在制造业普遍面临招工难的今天,她的工厂却从来不缺人,甚至还有不少人托关系想进来。 有时候最好的管理,就是站在员工的角度想问题。当你真心为员工好,员工自然会为企业好。 你觉得这位女老板的做法怎么样?如果你是老板,遇到类似情况会怎么处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