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差点进入中国海军的“蜗牛”:卡﹣29武装运输/战斗突击直升机 卡﹣29直升机是俄

差点进入中国海军的“蜗牛”:卡﹣29武装运输/战斗突击直升机 卡﹣29直升机是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研制的共轴式双旋翼武装运输/战斗突击直升机。该机由俄罗斯第三代舰载反潜直升机卡﹣27改型而来,是登陆作战中海军舰船用于实施对地攻击和武装运输的一款利器。 “蜗牛”的诞生 1974年苏联海军提出,海军应在反舰和反潜任务之外,再承担起另一项重要的任务:登陆作战。而完成登陆作战任务除了需要大型登陆舰,还需要在舰上装备一种用于武装运输和战斗突击的直升机。这种直升机可以从海上和陆地基地起飞,能摧毁水上和陆上装甲目标,还能完成运输任务。一句话,这种直升机要能显著提高海军陆战队的作战机动性和作战效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卡莫夫设计局按照苏联海军的要求,在卡﹣27的基础上研制这种新型的水陆两用武装运输/战斗突击直升机。新机最初的编号为卡﹣252TB。因为有卡﹣27作基础,研制进度很快。1976年7月完成首飞,1984年完成定型随即投入批生产,并改名为卡-29。至于“蜗牛﹣ B ”这个听起来别扭的名字,则是北约“赏”给卡﹣29的代号(卡﹣27是“蜗牛﹣ A ”)。从1985年起卡﹣29开始陆续进入苏联北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服役,主要搭载在三艘1174级大型远洋登陆舰上。1174级的舰首和舰尾都有供直升机起降的开阔甲板,每艘舰通常搭载4架。 卡﹣29直升机首次公开露面是在1989年的莫斯科航展上,紧接着又在1990年参加了德国汉诺威航展。生产方为卡﹣29开出的销售单价是1000万美元,与西方同类机型售价相当,但该机从未有过外销记录。卡﹣29一共生产装备了59架,截止到2023年,仍有29架在俄海军部队服役。卡﹣29性能不俗,拿同类型的米﹣24V来说,卡-29的发动机功率、武器系统、最大起飞重量与之大致相同,但卡﹣29的载重却比米﹣24V大一倍,悬停升限多1000米,垂直过载强0.5g,武器射击精度高2倍!卡﹣29直升机有武装运输型和战斗突击型两种型号,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任务设备和武器系统方面。卡-29武装运输型直升机可运兵、载重或实施救护和救援任务。其机头下装有一挺7.62毫米口径的4管机枪。卡﹣29战斗突击型直升机的机身两侧桁架式短翼挂架上可挂2个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备弹8枚。或4具火箭发射器(携带80枚80毫米口径的火箭弹),亦可挂两个航炮吊舱。另外,其机身左侧中心处还有一门固定式30毫米口径2A42机炮。 卡-29总体布局与卡﹣27一样,采用共轴式双旋翼布局,其动力装置、旋翼系统与卡﹣27基本相同。机体结构大致相似,同为半硬壳式结构,隔框、桁条、蒙皮均用铝合金制成。驾驶舱两侧均有可抛投式舱门。机身前部为驾驶舱,舱内设有供2名飞行员乘坐的并排座椅。驾驶员座在左,武器操作员座在右。与卡﹣27不同的是,卡﹣29直升机前机身经过了重新设计,加宽了50厘米。驾驶舱的周围加强了装甲保护,使之能抗击7.62毫米口径子弹的打击。驾驶舱的后面是货舱/运兵舱。若运兵,可载16名全副武装的登陆队员。若运货,可载2000千克军用物资(加装外挂装置,则可载重4000千克)。若执行救护任务,可载4副担架和7名伤员或医务人员。 俄罗斯后来曾经向中国推销卡-29,当时中国海军装备的直升机主要有米﹣171、直﹣8、直﹣9和卡﹣28四种机型。其中,米﹣171是陆用直升机,不能上舰;直﹣9是轻型直升机,吨位小、航程近,所带武器和人员极其有限,也不太适合上舰使用;直﹣8虽可上舰,但体形过大(其长是卡﹣29两倍,比卡﹣29高出1.2米)、携带数量有限,对地攻击能力并不突出。卡﹣29直升机则兼有这几种机型之长而无其短,相较之下优势比较明显。加上海军已经拥有并使用了卡﹣28反潜直升机(俄卡﹣27反潜直升机出口型号),对这种直升机十分熟悉,对其特点也有很深的了解和掌握。而且,卡﹣28和卡﹣29机型相近,可以进行统一后勤保障,也能有效降低使用成本。所以,俄罗斯认为我们是很可能购买卡-29的,但我们还是选择发展自己的武装直升机,毕竟卡-29是在卡-27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卡-27/28对中国海军来说也只是权宜之计,最新的武直-21或许才是更为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