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长城距今2千多年,为何从不倒塌?原来秦始皇用了一个残忍的方法。 秦始皇这人,从小

长城距今2千多年,为何从不倒塌?原来秦始皇用了一个残忍的方法。 秦始皇这人,从小就不是省油的灯。他出生在公元前259年,那时候他爸是秦国的王子,在赵国当人质,他妈是赵国的姑娘。叫嬴政,十三岁就当了秦王,可那时国家大事其实是吕不韦在管。吕不韦这家伙,权势大得很,还跟他妈有纠葛。后来嬴政长大了,二十二岁那年,他亲自出手,平了嫪毐的叛乱,把吕不韦也给贬了,还逼他自杀。从这儿开始,他真正掌权了。接下来,他用了十年时间,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国家,前221年统一天下,自称始皇帝。这家伙野心大,推行郡县制,把地方权力全收归中央,还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让全国上下都用一套标准。修驰道,直通各地,方便军队调动。可他也干了不少让人恨的事儿,前213年焚书,把六国史书都烧了,只留秦国的。前212年坑儒,杀了四百多儒生和方士,就因为他们说他的坏话。他晚年迷信长生不老,派徐福带人出海找仙药,花了不少钱。结果,前210年巡游时,死在沙丘,年四十九岁。尸体运回咸阳时,还用鱼盖味儿,避免别人知道。总之,这人统一了中国,但暴政也让老百姓苦不堪言,秦朝很快就亡了。 修建长城这事儿,是秦始皇统一后干的大工程之一。前214年,他派蒙恬带三十万大军北上,打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然后,就下令把原来秦赵燕三国的旧墙连起来,从甘肃临洮一直到辽宁辽东,绵延上万里。这长城主要用夯土筑成,墙高几米,宽也几米,上面还能跑马车。为什么这么急着修?因为匈奴老是南下抢东西,骑兵来去如风,中原农耕区遭殃。他想用这墙挡住他们,让他们没法轻易翻过来。可修这墙,劳动力从哪儿来?先是那三十万军队,后来又征了五十多万老百姓和罪犯。老百姓被强拉去,扔下农活儿,很多人一家子就这么毁了。条件苦啊,高山沙漠,冬天冷夏天热,吃不饱还得干重活。死了的,直接埋墙里头,当填充物。这就是那个残忍的方法:用人的命来堆墙。历史记载,修墙期间,死的人数以万计,怨声载道。秦始皇为了保证质量,下令用《秦律》管着,偷工减料的,轻则脸上刺字,重则砍头。连坐制,谁出事儿,一家子都遭殃。检验材料时,把砖砸下去,看碎不碎,不行就重罚。黏合剂也讲究,先用石灰黏土,后来加小米粥熬的汁儿,粘得牢实。总之,这墙是用血汗和命换来的,难怪它结实。 长城能屹立两千年,不光是秦始皇那时候的功劳,后世各朝都修过。秦亡后,汉朝接手,汉武帝时大规模扩建,用贝壳灰混砂石做浆,提升耐久。北朝隋唐也整修,防突厥啥的。明朝是最下功夫的,用砖石建,浆里加糯米汁,墙体层层叠,关隘烽火台密布。现在看到的,大多是明长城。清朝后,就不怎么修了,但作为边境标志留着。现代,国家投钱维护,修战争损毁的部分,让它保持原貌。秦始皇死后,二儿子胡亥上台,当秦二世。这小子更狠,继续暴政,加税搞工程。结果,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农民揭竿而起,秦军镇压不住。两年后,秦亡了,胡亥自杀。长城虽从秦始皇开始,但靠后代维护才持久。它不倒,反映出中国历代对边防的重视,也提醒我们,统一和防御背后,是老百姓的付出。想想,秦始皇的残忍方法,虽然确保了质量,但也加速了王朝灭亡,这历史教训挺深刻的。 说起长城不倒的秘密,其实不止秦始皇那残忍法子,后世的技术进步也关键。秦时主要是夯土,易风化,但汉明时改用砖石,耐腐蚀。浆料从简单石灰,到加糯米,粘合力强。地理位置也帮了大忙,建在山脊上,排水好,不易积水崩塌。历代修缮,及时补缺,才让它经得住地震洪水。秦始皇的手段,确实狠,用严刑峻法逼人拼命干活儿,确保每块土都夯实。但这也暴露了古代劳役制度的黑暗,多少家庭破碎。历史书上说,修长城是秦灭亡的原因之一,百姓忍不了。长城如今是文化符号,吸引游客,但我们得记住背后的代价。秦始皇统一功劳大,可暴政让人寒心。他的结局,也挺讽刺,追求万世王朝,结果三代而亡。 长城的历史,还得说说它的作用。秦时防匈奴,有效挡了骑兵入侵,让中原稳定发展农业。后来,各朝用它防游牧部落,促进了民族融合。经济上,长城关口是贸易点,丝绸之路啥的都受益。但修墙耗费巨大,秦朝就因为徭役重税亡国。秦始皇的残忍方法,像鞭子一样抽着人干活儿,质量高了,但人心散了。现代看,长城象征民族精神,坚韧不拔。可想想那些劳工,饿着肚子筑墙,死后埋里面,这残酷现实让人感慨。历史不是光鲜的,总有阴暗面。秦始皇这人,雄才大略,但对老百姓太狠,焚书坑儒、修墙修墓,都用强制手段。他的死,也仓促,巡游中崩了,身边人瞒着运尸,怕乱子。这王朝,更像昙花一现。

评论列表

风华正茂
风华正茂 5
2025-08-01 00:08
小编咋晚吃红薯没烤熟!尽放屁!
菩提本无树
菩提本无树 2
2025-08-01 00:08
但凡读过一些书都知道:秦始皇不是第一个修长城的,只是把前面各国的长城连接起来;但凡了解历史都知道秦始皇对中国统一作出了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