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国家不让幼儿园教知识会有什么后果?你们猜有什么后果? 我告诉你两个字,完蛋。为啥

国家不让幼儿园教知识会有什么后果?你们猜有什么后果? 我告诉你两个字,完蛋。为啥完蛋?一定会有大量的两极分化。 什么叫大量两极分化?有一部分完全不学任何小学知识能力的孩子,一进小学,他可能跟不上。而有一部分人可能没按规定做,动了些心思,这些孩子进小学有可能会顺利过渡。所以可以预见到小学老师会很难受。为什么难受?可能一部分孩子能力很强,还有一部分孩子怎么样?啥都不会,一张白纸。 所以我想通过这个跟大家讲一讲,国家为什么不让幼儿园提前小学化。先把根本原因讲明白,然后说说你应该怎么办。 第一个,从本质来讲,国家是希望保护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避免孩子对未来学习失去兴趣。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很多家长在家里给孩子搞学习,直接把小学课本提前来教。比方说现在有些地区幼升小很火,他们怎么做呢? 居然大班下学期孩子不去幼儿园了,专门参加一整天的幼小衔接班。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园小朋友学习知识的规律,用纯小学化的方式让幼儿学习。很多孩子因此没了兴趣,从小就觉得学习好苦。这是我觉得国家发出这个要求的核心要点。 那么幼儿园是不是说不学小学知识就不用学东西了?那也是不对的。我现在很怕有一种人叫二极管思维,他们认为不学了,就什么都不做了。为什么不能这么干呢? 因为孩子在3到6岁的幼儿期,严格来讲是语言发育、数字敏感、形象思维的敏感期,大脑有学习需求。幼儿园老师可能更多讲行为习惯,比如吃饭、穿衣服等方面。但作为家长,完全不培养孩子的学习方向也是不对的。比方说识字要不要培养? 其实幼儿园应该是识字的黄金期,不能等到小学才开始。为什么很多人吐槽小学教材难?因为幼儿园啥都没学,一下子拿到有那么多汉字、古诗文和知识点的小学教材,如果跨度是零基础到这个程度,孩子很难跟上。 如果小学教材难度系数和孩子基础匹配,孩子稍微努力能跟上。但现在小学教材难度较高,如果孩子不是天赋异禀,大部分都够不着。中间有个鸿沟,而幼儿园又不准教,这个鸿沟就需要家长自己填补。 第一个要做的就是识字。不要听某些专家说识字不重要,文字不是细节。3岁或4岁开始,每天学两三个字可以吧。假如你家娃现在4岁,4岁、5岁、6岁三年时间,4岁孩子每天在家里拿个卡牌,认“天”“地”“人”三个字能不能做到? 能做到呀,通过玩游戏,指着说“宝贝,这是天哦,天空的天”,指物认字。如果4岁开始认字,每天三个字,一年下来365天能认多少字?1000个字了吧?4、5、6岁三年,3000个字了吧? 咱不要说3000个字,能认准1000多个字基本就没问题了。因为整个小学一到六年级一共是3600个汉字。孩子在幼儿期认识一两千汉字,就可以实现自主阅读。有了阅读,就能自主学习,能理解这个世界,很重要吧?为什么识字还很重要呢? 孩子到小学学数学要不要认字?数学题做不出来,不是不会加减,一二年级不就是20以内加减法吗?孩子做不出数学题,是因为不认字,不知道题目要求。 而且语文的理解能力到后面还影响物理化学考试。看看最近几年高考的化学题、物理题,感觉不像理科题,倒像阅读理解题。这就是现在说的跨学科,把语文理解和物理知识结合在一起。所以识字很重要。 还有第二个能力,家长在幼儿园期间切记,不要让孩子多看电视、多玩手机,也不要大量借助APP学习,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因为孩子专注力的绝佳培养期就在小时候,幼儿时期刚好是这个阶段。很多孩子进小学学习不行,根本原因不是脑子不行,而是坐在那儿眼睛不看老师,耳朵不听老师讲课,走神、开小差,专注力不在课堂上。 所以第二点是多玩有助于专注力养成的玩具,比如打牌、下棋、拼图等。像拼图,今天直播间有一款“小猪宝贝”拼图,效果非常好,有的孩子能玩2个小时。而天天看电视的孩子专注力很差,可能几分钟都坐不住,那就糟糕了。 这就是培养能力,识字是能力,专注是能力,数学思维是能力,图像思维也是能力。在这个阶段要培养能力,不要死记硬背。幼儿园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国家当然禁止,这是在摧残孩子,但不能因此放弃培养能力。 所以我真心建议所有看到这段话的朋友们,千万不要做二极管思维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