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当然要吃饺子啦 正月初一,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半夜子时吃一碗,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正月初二,祭财神,饺子形状如“元宝”,肉和菜的馅谐音为“有财”,吃个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锅里热气腾腾,可谓“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 正月初三,民间认为是谷子生日,这天家家户户会祈年,且禁食米饭,不然会影响来年谷物收成,那吃点啥,来点饺子呗。 正月初四,正逢立春节气,立春是冬春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民间咬上一口饺子,称为咬春。 正月初五,这天包饺子,老百姓称为“捏五”,有防范小人的意思,俗称“捏小人嘴”,要捏的小人说不出话来。 正月初六,返程,所谓“出门饺子回家面”,古人都会选择饺子送别,代表对远行者的祝福。 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人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所谓饺子就是”娇子”的谐音,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天地万物中的娇子。 正月初八,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八又可指传说中的八仙,传说在初八这天他们也会来民间转一转,因此这天也讲究要出门转转,说不定就能遇见他们,因为“饺”音似”交”,有交集的意思,所以吃个饺子就能“游八仙”啦。 正月初九,九和酒谐音,饺子就酒,越喝越有。正月初十,那就饺子就蒜,十全十美。正月十一,老传统讲究“吃合子”,人称“合子拐弯得利多”,合子嘛,可不就是煎的大饺子。 正月十二,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也有的说这一天是老鼠的生日,必须要捏老鼠嘴就是包饺子啦,而且得捏紧捏实,让它张不开嘴,不能偷粮食,新的一年没有老鼠糟蹋粮食,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裕。 正月十三,相传越王勾践十年卧薪尝胆,又用三年终灭吴国称霸,后来杭州地区的百姓为了纪念勾践尝胆,把面皮包肉做成苦胆形状,每年正月十三煮食纪念,十代表十年卧薪尝胆,三代表三年灭吴,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吃碗饺子,提醒自己永不言弃。 正月十四,又逢西方情人节。情人节吃饺子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才产生的习俗,西方情人节靠着影视作品逐渐为人民群众所熟知,年轻人开始模仿西方资本主义生活习惯,但由于当时社会对小资产阶级习性仍怀有警惕,年轻人谈朋友,在情人节这天不能明目张胆去西餐厅,于是,去饺子馆含蓄浪漫一下,因为”饺”有交往的意思。 正月十五,吃饺子不,还吃,还吃,该吃元宵啦!元宵节快乐! 部分纯属扯淡,自娱自乐